今日:2018年12月2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我们的青春不散场

    □ 童谨袤

    年关岁尾,我又一次打开抽屉柜翻阅那一百多张明信片,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

    第五张明信片是同学恒新送给我的,由于他学习差,而我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安排我们同桌。他一心想超越我,可每次考试都差我一大截。有一次月考,恒新故意抄我考试题,后来被老师抓了现行,不但取消了我俩的考试成绩,还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我。我心里那个恨,而他却像打了胜仗的将军,一脸得意。自那以后,我再也没跟他说过一句话,见了他就像见到“仇人”一样。

    记得那是1988年12月31日的中午,恒新突然来到我面前,我刚想转身离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明信片递给我说:“这是我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希望你能收下。”我瞄了一眼,那是一张印有古老风车的明信片,画中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风景。我从小就喜欢风车,还做过很多小风车。这张明信片我曾在商店里看见过,因为贵而没舍得买,没想到恒新会当新年礼物送给我。当时我犹豫了四五秒钟,还是理智战了上风,当我伸手往回挡时,明信片背面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对不起,请你原谅我的过错,我希望我们的友谊像风车一样不停地向前转动。”时至今日,这句道歉的话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我对明信片的熟知是读初中开始的,那时候明信片传递着同学之间最真诚的友谊、情感和美好祝愿。明信片有名胜古迹、花鸟鱼虫、偶像照片、诗词书画,无所不备。明信片上除了名言名句外,还有同学发自肺腑的留言。

    第二十三张是张红梅同学送给我的。那年冬天,我不小心扭伤了左脚,瘸着腿去上学,张红梅便制作了这张明信片,她把我画在明信片上,祝我早日康复。那张明信片简单,清新淡雅,没有造作,却真真实实寄托了她的真实意愿。

    读初中的儿子知道我是个怀旧的人,一天晚上,我又在翻阅那些明信片,他突然对我说:“爸爸,我给你制作成电子版的吧,收藏在微信里,看起来既方便又有珍藏意义。”儿子说了一大堆我才听明白,原来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然后把明信片拍成照片一张张传上去。制作完成后,儿子不但给配了文字,同时还配上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经典歌曲。当他播放给我看时,随着舒缓优美的乐曲,从不同角度变幻出来的精彩画面,令我看得异常兴奋。我很快发到微信朋友圈,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多半同学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有好几位同学都说:让我们的青春永远不散场。

    今天早上再次翻看,看到同学们一句句赞美的留言,我深切体会到,在那个年代,一张张小小的明信片不仅仅是同学之间一道最美的风景线,它是一种交流,一种寄托,一种美好祝福,更是一份纯真永不散场的青春。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