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6年12月28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十年追梦

    □ 本报记者 张乔

    十年,是追梦路上回望过去、总结过去的一个节点,也是前行路上获得力量和勇气的节点。

    专刊十年出版480期

    十年前的2007年1月10日,《司法行政专刊》伴随着法治成长的脚步诞生。十年来,她用新颖独特的视角、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十年间我省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时代风采和崇高追求,是我省司法行政工作的真实写照和重要历史见证。

    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治宣传、教育改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司法考试、社区矫正等职能,《司法行政专刊》紧紧围绕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采写组织稿件,创新专栏,到今天,已整整编排了480期,有效提升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时间在变,内容在变,不变的,是为司法行政工作鼓与呼的初衷和努力。

    展示普法成果责无旁贷

    专刊创刊时,正值“五五”普法的第二年。按照我省第五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全省各级普法组织为实现“三提高、两增强”目标(即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以“法律八进”为载体,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专刊紧跟普法进度,大量报道了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出了普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六五”普法期间,专刊紧紧围绕我省司法行政系统普法重点,报道了在抓普法、学法、用法方面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对各组织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十户普法宣传员”制度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宣传力度。2016年6月29日,专刊推出了“六五”普法工作回顾和“七五”普法工作展望的整版内容,给普法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

    让人民调解“东方之花”盛开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国际上被誉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东方经验”“东方之花”。省司法厅持续不断地开展了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人民调解工作网络,使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轨道。专刊适时推出了专栏“调解室里的故事”,刊发各地调解的精品案例,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获2009年度全国法治好新闻一等奖。除了专栏,专刊还以新闻、图片等形式,持续关注人民调解工作的立法、人民调解员和“三位一体”建设等等。

    让公证走进人们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公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为了宣传公证工作,专刊推出了“公证与生活系列故事”专栏,忠实地记录了我省公证人员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协助,保护当事人权益所做出的努力,书写着公证人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的一个个故事。该专栏荣获2008年度全国法治好新闻一等奖。此后,专刊又推出“公证之窗”专栏,为方便读者全面了解公证、认识公证,并依法申请办理公证事项,保障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了全面解读。

    见证法律援助做大做强

    法律援助在保障社会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早于2007年就出台了《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专刊忠实地记录了法律援助工作在创新法律援助方式、提高办案质量、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等多方面的工作,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见证了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做大做强的十年历程。

    法治宣传任重道远

    监狱管理、社区矫正、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安置帮教……我省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均有不俗表现,专刊也都尽可能地做了详实客观的报道,但挂一漏万,一个专刊,怎么涵盖得了广大司法系统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怎么能展示他们为依法治国、法治河北建设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尽管如此,专刊依旧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带给我们荣誉和信心——她获得2007度全国法治好新闻二等奖。

    十年,《司法行政专刊》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结满法治硕果的小树。我们相信,有司法系统的支持,有广大读者的鼓励,有编采人员的尽心尽责,专刊会越办越好,成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理论研究的阵地、工作交流的平台、展示成果的窗口和沟通发展思路的桥梁,成为他们离不开的朋友。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