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法绪 韩志强
1980年,和胜民参加工作,在临城县交通监理站当了一名监理员。1987年,交通监理整建制转警,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不管是车管业务、事故处理,还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每个岗位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2010年4月,他成为临城县交警大队 “当家人”,自2012年开始,大队连续四年在邢台市交警系统综合考评中蝉联第一。
让老百姓出行顺畅、安全
临城县境内有著名的崆山白云洞、岐山湖等景点,每逢节假日,通往景区的道路通畅与否,是对他们的考验。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面对每天31000多辆车的流量,和胜民每天早7点就来到景区,大队除指挥中心和门岗工作人员外的所有人员全部上路,每50米就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执勤。三天下来,辖区道路没有发生拥堵。
县城岐山湖大道不足3公里的路段,坐落着临中、二中和第二小学三所学校。校园间隔最大距离也不超700米,每每在交通流量高峰时段,过往车辆同接送学生的人流、车流穿插交集,都会形成一首独特的“交通乱象交响曲”。大队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在民警入校宣传,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同时,开展了“护卫天使”行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保安全的“三定一保”责任制,他也成了第一任值守学校门口的交警大队长。
一位退休干部由衷地赞叹:像和胜民这样数年如一日同普通民警迎风冒雪,踏实工作的“一把手”真是难得,不容易呀!
把事故处理得公平、妥当
辖区发生重大以上死亡事故时,和胜民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事故勘查师,在事故勘查上他细致入微,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现蛛丝马迹。
2015年11月16日2时40分许,一男尸横卧鸭鸽营火车站南107国道。和胜民率民警赶赴现场侦破案件,民警分兵四路,全面排查凌晨2时至4时所有途经该路段车辆。排查到石家庄市藁城区一辆危化品车辆有重大嫌疑,和胜民立即和一名事故民警赶往藁城排查,发现该车没有明显的撞击痕迹。此时,事故科从监控中发现新的线索,黄骅市一辆危化品车辆有重大嫌疑。和胜民又马不停蹄连夜赶往黄骅查找该车。经与该车挂靠公司沟通,由车载GPS定位系统显示,此时该车在元氏路段行驶,风景岗中队与元氏大陈庄交警中队协作,当夜11时许在鸭鸽营将其拦截。该车正是肇事车辆。
2015年,临城辖区发生4起致人死亡逃逸案件,社会影响恶劣,引起广大群众广泛关注。每起案件和胜民都亲自赶赴现场实地勘查,并带领侦逃中队民警迎难而上,缜密侦查,凭借过硬的侦查技战术,使4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案全破,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临城县委政法委专门召开大会予以表彰。
“交警队不是咱家的,这事我办不了”
从2013年开始,临城县交警大队专门聘请了两名律师,参与事故双方的民事调解,及时代理事故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更重要的是参加大队每周的事故例会,对事故民警在办案过程中进行监督,并帮助指导案件定责。律师的介入,提高了民警执法的专业化水平,也促进了案件的公开与公正。
和胜民在工作上公私分明,从不为亲友开绿灯,徇私情。“事故处理、交通违法的查处,一律由大队长、主管大队长、办案民警和律师共同参与,都是公开的,找我也没用。”在交警大队,和胜民用制度挡住了“说情风”。一次,他弟弟为一个交通违法的同学说情,让他免除扣分处罚。他说:“交警队又不是咱家的,这事我办不了。”弟弟闻言在沙发上抽了一根烟后,一声不吭起身出屋。为此,妻子没少唠叨他:“你不办事也行,你就不能和人家好好说话,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听着就那么别扭!好好说话,人家也能理解,非得把家里亲朋都得罪了?”
在几十年的交管工作中,每年都会有人为“办事”给他送实物、现金、购物卡,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朋友们说:“钱可以不收,收下水果物品这些小东西,人之常情吧!”他笑着说:“我挣着工资哩,这些东西我买得起!”在临城,人们往往管那种说话直、不会委婉地表达、不讲情面的人戏谑地称为“老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老八”的绰号就戴在了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