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6年05月13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遗憾 是创作的推动力
杜锡瑞艺术简介
杜锡瑞,河北乐亭人,1947年7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现为河北书协省直分会主席。广泛涉猎音乐、文学、书法、篆刻、巧雕印钮等多项艺术。书法作品参加七届国展、首届大字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全国36人之一)、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2013年,九幅书法被河北省博物馆收为馆藏作品。2008年,篆刻两方(印蜕)“和平”、“一唱百和”曾搭载“神七”遨游太空,并参加首届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国内外展览。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巧雕印钮于1990年参加亚运艺术节和6月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展、2009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展。省、市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2、4、10频道多次专题介绍。著有《书法与篆刻》、《杜锡瑞作品集》、《杜锡瑞篆刻精品集》、《巧雕印钮艺术》、诗文集《野丝瓜》、《一石一故事》等。其中《巧雕印钮艺术》获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振兴奖。
饮风
听涛

    杜锡瑞

    不敢说所有的创作都源于遗憾,但我在两次大的遗憾之后都唤起了强烈的创作激情。

    第一次是在“文革”期间,外祖父留给我的一方上好的端砚被人打成了两截儿。当时,心里好痛,但又不能说什么,因为那砚台的一端雕刻着一串葡萄,很容易和“四旧”沾上边儿,那时破“四旧”是绝对有理的。从此无限的遗憾在心中打了一个结,总想搞一方像样的砚台来弥补断砚的遗憾。地摊转过,没遇上中意的;荣宝斋去过,看上的又买不起。多年过去了,要弥补断砚遗憾的想法,像地下的岩浆时时翻腾,撞击着胸口,聚积着力量,化作一种创作的欲望和冲动。终于,憋得我自己动起手来,一个半月没午睡,两手的大血泡,换来了一方易水石“龙凤呈祥”砚,同时还将我引上了一条巧雕印钮之路。

    第二次是2005年以后,我的雕钮遇上了“冰川期”,近十年没有好作品。一度相信“江郎才尽”并非传说,搞不好自己就是这现代版的“江郎”。也知道创作需要积累,也知道创作会有周期,更知道创作也要运气,但创作的欲望就是上不来。就在这时,一方很满意的作品叫朋友淘走了,原想再雕一方作为替代,但无论如何也不理想,由此,又打上了一个遗憾的心结。放不下、躲不开,像着了魔一样,查资料、找石头。不知不觉中,凉下来的心又热起来, 僵硬了的手又活起来。创作的引信一被点燃,便一发不可收。从去年十月至今,一口气雕了二十多方各有特色的印钮,甚至有几方可与以前的代表作媲美。

    遗憾令人扼腕、懊恼,但也能让人奋发、励志,让人产生“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定力和韧劲儿。我们大可不必抱怨“遗憾”,并从中发掘出创作的原动力!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