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刚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省检察机关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是非常及时必要的。严惩贪腐、维护公平、守护正义、执法为民,是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的有力举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实现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检察人员只有把履职的过程上升到治国理政全局和筑牢我党执政基础的高度去考虑,才能更好做到公正为民、规范司法,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坚守公正廉洁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检察人员只有做到公正和廉洁,才能树立司法权威和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一是要严格司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对于检察人员,更要严格司法,确保整个司法过程的公平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检察人员,一身正气没有短处和把柄,就不会受制于人,腰杆自然就硬,就能够尊重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到严格公正廉洁司法。三是要讲究效率。检察人员要勤政,严格按照诉讼程序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等,在诉讼时限内审结,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四是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以司法公开倒逼检察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办案能力提升,推进公正廉洁规范文明司法。
坚守执法为民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目的和要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就是力量。只有坚持执法为民,党的执政基础才会坚实牢固。一是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检察人员要对法治有信仰,坚守职业良知。检察人员的职业良知,最重要的就是执法为民。二是恪守“真挚爱民”的情怀。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三是培养“执法为民”的内心信仰。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公正赢得民心,为民赢得民意,这是我党的信仰,也是检察人员的信仰。要培养干警爱民为民情怀,使他们懂得只有为了人民群众,才能做到公正执法,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顺利侦破腐败案件,才能做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守忠诚担当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品格和责任。担当是履职之本。检察机关要敢于担当,担当起反对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执法为民的法律监督职责。一是要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责任也是境界,要严格检察人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检察事业负责,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能够担当、善于作为。敢于担当是品格更需要能力,要一心一意地学习、思考、钻研,使业务精通,真正成为有本事的人,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是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是法律职责所系,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自觉履职,工作要有前瞻性,有效防控各种风险,高度关注严重和敏感问题,从不能懈怠监督职责。
坚守规范司法治度管人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和保障。大国的崛起,是制度的崛起和文明的崛起。检察机关提高司法公信力,也应该让规范司法和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成为内心自觉和行为习惯。一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二是要理性规范司法。从实体到程序,从每一个司法岗位、司法环节、司法言行、司法文书制作及填写、送达、装订等,都要养成规范的习惯,把规范司法贯穿于办案工作的全过程。三是让规范制度程序管人成为自觉习惯。强化检察人员规范司法和制度程序意识,严惩不规范行为。让规范制度机制程序管权管人管事成为内心自觉和行为习惯。
(作者系临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