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2016年2月,肩负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嘱托,我省由省、市、县三级选派的2.2万余名精准脱贫驻村干部启程驻村。省司法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早谋划,及时部署,提前打响扶贫攻坚战。3月1日,省委副书记赵勇对省司法厅扶贫工作批示:就是要像司法厅一样带着感情和责任抓。省司法厅是如何积极开展扶贫工作的?3月中旬,记者来到了省司法厅机关帮扶的平山县上三汲乡的三个村——
□ 文/图 本报记者 安世乔
拖拉机把一袋袋的土豆种子运到了地头;犁铧在土地上犁开了一道道沟垄。3月的料峭春寒里,在平山县上三汲乡的南七汲村、中七汲村和蒲北村,男女老少一派繁忙,乡亲们种下了土豆种子,也种下了丰收的希望。
“自2月24日入驻以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进行走访了解,确定了首个扶贫项目——土豆种植。”省司法厅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工作组的工作热情点燃了村民们的希望,乡亲们由衷地感慨,今年村里真是春来早啊!
早谋划 早启动
2月24日,肩负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殷殷嘱托,满载贫困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热切期盼,由省、市、县三级选派的2.2万余名精准脱贫驻村干部启程驻村。省司法厅机关精准脱贫驻村干部来到了红色老区平山,来到了古中山国王陵遗址旁的三个贫困村。
“村里要打深水井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像春风一样在乡亲们中间传播着。近年来,因天旱少雨深水井干涸,三个村基本都是饮用浅层地表水。2月25日,省司法厅驻村工作组入驻的第二天,就请来了专家对村里的深水源进行勘测。打井、修路、灌溉,这是工作组针对村里的实际困难启动的几项工程。
工作开展得早,开展得准,得益于省司法厅扶贫工作的早谋划,早启动。全省选派下基层干部工作会议一结束,厅党委立即召开扩大会专门讨论研究、谋划部署本系统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厅党委书记、厅长穆思山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选派经验丰富的副厅级领导担任一线扶贫总指挥,常驻上三汲乡协调督导工作。随后,选定了3名后备干部和19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成立了6个驻村工作组。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受司法厅党委委派,任厅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政治部主任张子君、任副主任的副巡视员任建庆,就带领选派的驻村工作组成员来到了这里。他们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去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并与县、乡领导及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了解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和群众需求。正式入驻前,工作组成员就已经五次到村里走访了。
带着感情 精准扶贫
3月1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代表大会正在南七汲村举行。这次参加大会的有近200人,除了村“两委”成员、广大村民,还有省司法厅驻该村扶贫工作组的成员。村里没有广场、没有会议室,工作组成员就在一条胡同里,和大家一起商议起了村里的“发展大计”。驻村第一书记赵立卿和工作组成员动情地向村民们讲解党的精准脱贫政策,表达了工作组的决心和信心,倡导村民们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发家致富,建设美丽家乡。当天晚上,工作组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就脱贫项目商讨到了深夜。
驻中七汲村和蒲北村的工作组也在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商议村里的发展规划。
“村里好多年没开过这样的会了。工作组把大家的心凝在一起了。”乡亲们说。
“大嫂,我们来看您了。”一道手电光打破了乡村初春清冷的夜。3月14日,赵立卿和工作组的同志们又一次来到杨大嫂家。杨大嫂的丈夫去世多年,她患脑血栓后又留下后遗症,孩子本来考上重点高中,但因家庭困难改上职高。工作组多次对她家走访,送去慰问品,帮助解决困难。
三个驻村工作组除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了解情况外,还对不同层面的群众进行走访。“了解越详细,扶贫才越精准。”群众白天忙,工作组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访,炕头街角都是工作的地方。回来后,他们还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讨。“工作组驻地的灯是村里熄得最晚的。”乡亲们说。“夙兴夜寐,激情工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这是他们工作组的座右铭,也是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马上就办 办就办好
3月9日,深水源位置已经找到了,下一步就是落实打井资金。在南七汲村,除了饮用水规划外,记者还看到,“三会七走访”、“四个马上办”工作机制已经确立,精准脱贫规划方案、绿化规划方案、水利设施规划等也已经完备了。中七汲村已经组织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妇科“两癌”筛查、家政月嫂培训等活动。蒲北村针对村里派系复杂、党支部软弱问题,从加强党支部建设入手,深入细致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上三汲乡雨水少,但光照特别好,土壤为沙性,工作组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经专业技术人员论证,向当地群众推荐了土豆种植项目,并积极开拓销路。土豆种植项目是推动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好评。
3月8日晚上,在蒲北村驻村工作组驻地,驻上三汲乡协调督导工作的厅副巡视员任建庆、驻蒲北村第一书记吴占秋和村干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要想发家致富,就要开拓思路,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工作组的同志们语重心长。一名党员站起来说:“工作组的同志这样诚心地为大家想办法,趟路子,咱们一定要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这贫困的帽子。我是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这土豆我是种定了!”“我也种!”“还有我!”代表们一个个举起手来。
南七汲村和中七汲村也召开了这样的会议。上三汲乡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3月13 日,中七汲村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挤满了人。原来,工作组从县里请来了技术员给大家进行技术培训。如何为种土豆切芽,技术员现场操作,村民们听得仔细,问得认真。
“扶贫工作,既要输血,更要增强乡亲们的造血能力。这个种植项目,激发了广大村民积极致富的热情和决心。”工作组的同志们说。
举系统合力 建设美丽乡村
驻村工作组驻村帮扶,厅领导也时刻牵挂着扶贫工作。穆思山曾多次强调,对驻村扶贫工作统筹管理、统一指导,举全系统之合力。3月8日上午,穆思山到平山县上三汲乡的三个帮扶村慰问了工作组人员,并看望当地贫困户,为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鼓劲。
该厅制定了“驻村帮扶主导、结对帮扶辅助、志愿服务补充”的扶贫工作机制,出台了“支部+贫困户”工作方案,选择优秀党支部联系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厅领导带头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司法厅扶贫办对驻村工作及时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问题。许多同志主动担当志愿者,出主意想办法。司法厅形成了全员上下关心、关注、支持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不仅要帮乡亲们脱贫致富,还要把帮扶的村庄打造成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组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记者在中七汲村看到,工作组驻地已经挂上了法律援助点的牌子。2月19日上午,农历正月十二,尚未入驻的工作组就邀请法律专家,由驻中七汲村第一书记崔振晓主持,为中七汲、南七汲村即将进城务工的村民举办了维权知识讲座。崔振晓介绍说,下一步将就乡亲们广泛关注的法律问题,开展一系列讲座。
截至记者发稿时,三个工作组又传来好消息,又一扶贫项目——光伏发电站马上要落户三个村子,工作组正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