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艳
如果,故乡是一袭华美的衫,那她必是纯棉且有流苏或镂空的那一款;如果,故乡是一首优美的曲,那她必是舒缓且具反复、扣人心弦的那一支;如果,故乡是一幅隽永的画,那她必是素描且有留白的那一帧。
让人魂牵梦系、生死相依的故乡啊,你可以是木棱窗、茅草屋顶上那袅袅的炊烟,可以是村前大树下的溪水潺潺,你可以是浅笑低语的邻家小妹,可以是舌尖挥之不去的味蕾。
你是“牧童遥指”的方向,你是“老大还”的“落叶”。
想起你,如梦如幻;念起你,如醉如痴。
在人生半百余的际遇中,我也曾无数次地走进过别人的故乡:李白的“床前明月”,高适的“旅馆寒灯”,范仲淹的“衡阳雁去”,鲁迅的“闰土”,朱自清的“荷塘”,彭妈妈的“小山村”,费翔的“一片云”……
我去过奶茶飘香、马头琴悠扬的地方,那是草原牧民的家乡;我去过三塔倒映、蝴蝶翻飞的地方,那是白族人民的故乡、我去过哈达洁白、宫殿肃穆的地方,那是藏家儿女的天堂……
古往今来,故乡,是一个可以让壮士策马疆场、血洒征袍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游子愁肠百转、终生回望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居者心灵安详、诗意栖居的地方。
而故乡与我,却多了许多迷茫。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吗?
那么,我的故乡应该是那个因大地震而千疮百孔,又凤凰涅槃得以重生的河北唐山了。
而对于将那里作为故乡,我在心里是极不认可的。因为,那里没有我童年的伙伴,没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出生不到三个月,我就躺在母亲的臂弯里,被一列长长的绿皮火车摇晃着,送到了一个遥远之所——父亲当兵的地方。
故乡,是一个人有童年记忆的地方吗?
那么,我的故乡应该是黑龙江那个四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镇宁安了。
那里有我熟悉的童年玩伴,有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的菜园、花坛,有蜻蜓晶莹的翅膀,有摔倒又爬起的溜冰场,有带给我无数个童年乐趣——淙淙流淌的牡丹江,还有我得到过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
然而,随着时间的拉长,童年的记忆已渐模糊,那些的曾经已成过往。宁安,似乎只能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故乡,是一个人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吗?
那么,河北廊坊,这个跻身于京津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的小城,就应该是我的故乡了。从1979年到现在,近40年的光景,我在这里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与这座城市同欢乐,共向往。六年的新闻工作,我用镜头、用文字展现过这座城市发展、变迁,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的成果;二十年的交通警察生涯,我见证了这座城市交通秩序由“五马闹市”到井然有序。每年从“春运”开始,大大小小的节日、林林总总的重大会议,我和我的同事都会到路口坚守,为了交通的顺畅,为了百姓的平安。可是,这座城市却带给了我最锥心的疼痛,最长久的迷惘。2008年春月,母亲静静地躺在了这座城市一角的墓园里。从此,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的轻言细语,就只能出现在我的梦里。
从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我孤独地行走在这座城市里,没有了欢笑,没有了方向。也是从那时起,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故乡,一个人心之向往的地方,一个人精神皈依的家园,我的故乡在哪里?哪里又是我故乡?
今天,就在今天,仿佛醍醐灌顶,我告诉我自己:我的故乡在廊坊!因为,在这里,我和母亲仍然会以另一种姿态互相守望。
我爱母亲,我爱故乡。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儿女们永远的故乡。
(作者单位: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