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欣艳 刘小林)3月15日,记者从邢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获悉,城管执法既是行政执法的难点,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做到规范执法,保障管理相对人的权益,邢台市城管局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主要抓手,采取多项措施,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强化制度,确保执法有据
邢台市城管局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邢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对记录事项、设备使用管理、资料保存保管、人员监督考核等进行了细化规定,并按照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行政许可等内容,分类制作了全过程记录流程图,确保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该局提出“建设法治城管”的口号,多次专题研究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组织依法行政培训,局领导及各单位班子成员全员出席,并邀请法治专家对该局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执法骨干进行法治专题培训,提升全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还原真相,减少执法争议
邢台市城管局除做好必要环节的音像记录外,对易产生纠纷的管理相对人,做到“提前开启、全程记录、永久保存”。特别是在实施扣押物品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多角度、多方位、全程记录。对音像记录资料标注详细信息,科学评估发生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风险,并按照不同等级确定留存时限。同时利用蓝光刻录机刻录存储,并将刻录盘标签登记,安排专人对音像记录资料进行管理,配备专门文件柜,分档造册。此外,记录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去年12月份,在市容整治过程中,一位占道经营摊主不但不服从管理,反而恶意诬陷执法队员“打人”、“抢东西”。通过执法记录仪拍摄的音像记录资料,完整还原了整个事件的真相,消除了不良影响,减少了执法争议。
全程记录,形成双向约束
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的开展,极大提升了该局的执法工作水平。执法全过程记录,记录行政相对人,也监督执法工作者,既能双向约束,又能避免冲突。邢台市为城管执法人员配备了80台执法记录仪、15台城管执法手持终端,搭建了城管执法管理平台,实现了记录信息传输、存储的高效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推行城管执法巡查日志制度,执法人员需每天记录执法日志。特别是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行为的,为固定证据,实行文字记录与音像记录的双记录模式,实现音像记录对文字记录的补充和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