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6年03月1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一周新闻面孔
1
“我们今天不是启动一个打假阿里队,而是启动一个打假中国队。”马云近日现身阿里巴巴治假团队誓师现场,对着300多名员工喊话。马云认为,用互联网方式治假,第一是不能局限在阿里平台内部,第二是不能被动打假而需主动出击。
点评:电商打假与各种“剁手节”一起,成了当下的消费话题。阿里的“治假国家队”,纵使姿态再高、初心再美,终究是“企业属性”。在充分竞争的电商领域,企业打假会不会受自身利益的掣肘,会不会成为同业竞争的“暗器”——这个担心并不算杞人之忧。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是打假中的一个方面。“治假国家队”的主角,还应该是监管部门。如何将电商打假的热情融入监管机制,考验的是公共治理的功夫与智慧。
2
12岁的小伟,本应读小学六年级,却是一个盗窃团伙的“带头大哥”。他带领一帮娃娃军,在南宁多处流窜作案,专盗无人看管的便利店、饮食店。小伟说自己盗窃已被抓三次,但都因年龄小被释放,这次他承诺悔改想读书,并坦言“对不起家人”。
点评:万万没想到的是,多次盗窃被抓的竟然是“娃娃军”,而所谓的“带头大哥”也不过是个12岁的未成年孩子。盗窃“娃娃军”的出现是令人心痛的,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很多殇。盗窃“娃娃军”是怎样炼成的?家长和学校应该有所思索、有所探究、有所考量。另外,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这不该成为未成年人肆意而为的“尚方宝剑”。希望社会能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批评,别让盗窃“娃娃团”再出现了。
3
近日,广东省高院披露了一份判决书,广东省粮食局原副局长骆裕根(曾任广东梅县县委书记)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已终审获刑12年。在一宗土地交易过程中,骆裕根及时任广东省财政厅工贸处处长危金峰利用公权力,让企业吃了哑巴亏。在得知某集团董事长陈某不愿意做这笔赔本买卖时,骆裕根很生气地说,“我们给了他一大筐花生,现在就拿回一两个,他居然也不愿意”。
点评:骆裕根的“花生论”说得既形象又“经典”,但却使贪官曲扭的心理暴露无遗。反腐败斗争是一场错综复杂的较量,贪官们以散布谬论混淆视听更增添了这种复杂性。骆裕根的“花生论”,又为贪官“雷语词典”增加了新内容。骆裕根正是由于吃了不该吃的“花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也为廉政课堂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