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力 刁军杰
邢台市政府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法治邢台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中国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中国法治政府蓝皮书)显示,邢台市法治政府建设列全国百强城市第39位,位居全省第一。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2015年,邢台市持续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各级政府把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各级政府常务会和行政领导班子会的第一个议题,坚持法律知识、法治思维每会必学、必讲、必议。为更好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邢台市开设了《邢襄大讲堂》固定学习平台,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开展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共计1440余次,实现了领导干部学法治度化、常态化。同时,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市委市政府又重新修订印发了《邢台市政府领导干部任职前依法行政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拟任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依法行政考察和通用法律测试,凡考察没有达到良好以上和法律知识测试不及格的,一律不予任命。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改革
邢台市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了“清单式”管理,先后两次对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他带有审批性质的“备案”、“核查”等进行清理、审查,相继取消减少行政职权2308项。此外,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整合了工商、质监、商务、农业、食药监等部门的机构和职能,19个县(市、区)全部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提升审批效能,16个县(市、区)组建了行政审批局,全市开通“并联专线”70多个,整体压缩审批时限达45%。推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将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着力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邢台市全面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建立了决策后评估与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去年制发各类决策性文件220件,签订各类重要合作协议合同190多件,全部通过了合法性审查。并对2015年前出台的现行有效文件进行了“清锅兜底”式清查,相继废止和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495件,修改98件。同时,坚持政府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突出地方“立法”特色,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大力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将法律顾问制度向乡镇延伸,全市共聘请法律顾问309名,基本实现了市、县(市、区)、乡(镇)法律顾问全覆盖。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邢台市建立健全了22000多名行政执法持证人员信息动态调整、证件审验,以及暂扣、吊销等管理制度。全市清理取消行政执法资格1021人。该市还开发了“邢台法治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全市19800余名持证人员和1871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了网上培训考试,21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网上学法练习和测试。并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新修订、新颁布法律涉及的市级23个部门的自由裁量标准进行了再修订,细化违法行为939项,量化行政处罚标准1575项。去年,该市先后三次部署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各部门开展执法检查280余次,涉及执法单位259个,检查各类行政执法卷宗4950本,发现问题431个,责任追究161人。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