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鲍娜军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划过,守候在“12348”法律服务热线2号接听台的王律师立刻拿起听筒,为对方开启了“一对一”的“电话法律援助之旅”……
这是2月14日9时许,记者在石家庄市司法局“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看到的一幕。据法律援助中心人员介绍,电话法律援助只是国家众多法律援助方式的一种。在石家庄市还有网上申请、现场申请、上门服务等方式。多年来石家庄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00余件,位居全省首位。只要困难人群权益受侵害、遇到纠纷难解决不用为难,法律援助就在你身边。
精准发力
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实施法律援助,体现更多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法律援助作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予以重视。精准发力、服务重点人群,就成为考量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如何找准特殊人群?提供何种专项服务?采取哪些方式化解社会难点、热点领域纠纷,保障困难人群合法权益?石家庄市司法局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特殊人群:农民工
专项服务:帮助讨薪、工伤赔偿
采取方式:依托律所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
2015年12月31日,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石家庄市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将帮助追回的工资及工伤赔偿款107万元,集中发放到152名农民工手中。
这只是一次历史的定格。
类似的法律援助,在石家庄已经开展了10年。2006年,石家庄市司法局依托该市佳诚律师事务所,秉承“以法律的智慧帮助人,以专业的知识服务人”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专门为在石的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提供法律援助,并于每年年底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开展专项维权活动。从成立那天开始,该中心律师们坚持“马上办、热情办、依法办”的服务承诺,至今累计办理农民工案件2700余件,确认、追回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款5119万元,避免群体性事件300余次,惠及农民工6万余人。中心主任齐明亮律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
特殊人群:残疾人
专项服务:法律援助、咨询
采取方式:依托残联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中心
困难群体中,有些残疾人朋友情况特殊,因为出行难、交流难、交友难,遇到困难后,可能一时间难以享受到及时的法律帮助。在实施援助工作过程中,石家庄市司法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依托全市各级残联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中心。2015年以来,该中心先后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法律援助、咨询832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2件,解决信访案件477件。
石家庄市某药业有限公司系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社会福利企业,吸纳了二三十名残疾人就业。后因经营不善,拖欠职工工资发不出来。2015年3月,公司法人李某失踪,后被发现自杀身亡。据了解,李某生前已把该公司的土地转让给某开发商,开发商已申请法院查封保全。发现药业公司131名职工被拖欠工资六七十万元时,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法律援助中心,并启动多元化法律援助主体模式,召集公、检、法、司、土地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最终,由援助律师出面,引导职工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该起群体性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仅用了15天,不到一个月就已出判,目前已进入执行程序。
特殊人群:困难职工
专项服务:法律援助、就业解困
采取方式:依托工会成立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2003年,石家庄市司法局在市总工会成立全国首家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此后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拓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2012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
2004年,石家庄市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首先发起石家庄、成都、福州、温州四城市维权联盟,近百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当年就为成都等地33名务工人员追缴工资380多万元。工作站还积极参与指导企业改制,指派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与工会干部一起深入改制企业,对企业改制方案、程序审核把关,既实现了源头维护,又确保了企业改制的顺利推进。
2015年以来,仅市总工会本级法律援助工作站就先后对110个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援助,为298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通过引导、帮助职工依法理性维权,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规范管理
建好公平正义生命线工程
法律援助惠万家。怎样让群众更好地了解这项利国利民工程?又如何规范管理,更好地实现援助案件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双丰收?质量建设,就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命线建设工程。
2015年,石家庄市司法局创新宣传途径,在公交车车体上贴提示语,借助市内公交车的穿梭流动,将法律援助宣传送到群众眼前;与广播电台联合办节目,借助电台电波的发送,将法律援助宣传送到群众耳边;整理编发各种援助小知识,借助便民服务手册和法律援助连心卡、宣传资料的发放,将法律援助宣传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石家庄市司法局出台了《石家庄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细则》,成立了案件质量评估领导小组和案件质量评估专家组,聘请有5年以上经验的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采用随机抽查、一卷一评、一人一评、一卷一复审、集中总评的方法,对已办结的案件进行了抽查评估。促进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桩桩件件的成绩与收获面前,我们会看到艰辛的脚步和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更能看到众多法律工作者的孜孜以求与参与法律援助律师团队的无私奉献。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社会中的特殊人群更好地享受安康祥和的幸福生活,请牢记:法律援助,时刻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