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生
一个城市给人的印象好坏,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城市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重在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健全法治,提高素质,强化监督,实现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
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够完善,存在缺乏操作性、可行性等问题。依法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必须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完备的法律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法规滞后制约城市管理的问题。在建立城市管理法规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实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解决不同的问题,要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城市管理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并且要下大力量抓好各种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完善监管手段,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建立城市管理执法监督制度
加快城市管理法治化的进程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城管执法监督机制,以确保城管执法的严肃性,规范城管队员的执法行为。首先必须强化内部监督,要在城市管理机构内部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监督执法人员行使权力的严格纪律保障。其次必须开展社会监督。加强社会监督一方面要求城管队员在执法时做到“五统一”,便于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要在社会各界聘请社会监督员,向社会公布监督热线等,同时,还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最后必须完善司法监督,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的复议制度,加强复议机构的建设,保证市民充分行使复议权和诉讼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法治已逐渐成为城市管理的基本手段。
打造素质过硬的城管执法团队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严峻挑战,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站在城市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切实把城管执法工作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不断创新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保持城管执法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二是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培训学习,全面掌握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执法技能,学会在复杂的执法环境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对执法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强化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制约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奖优罚劣。
切实提高全民参与城市管理意识
城市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们缺乏城市意识、管理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公共意识、文明意识及参与意识造成的。要积极树立管理城市人人有责的思想,把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真正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城市管理的行列,自觉克服和纠正影响城市形象的不良行为和生活陋习,主动维护好城市环境。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市民的公德意识,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利益、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每个公民的法治观念,知法守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主和法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用城市管理的法规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利用各类信息媒介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进行引导教育。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桥西城区建设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