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杨宏伟
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西柏坡时期,面对进京“赶考”的历史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从制度层面到法治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为依法建设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建章立制谱新篇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在西柏坡时期,我们党立了很多规矩,为依规治党、从严治党,乃至为新中国成立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提供了思想支撑和制度保证。
国体与党的领导。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有明确的论述。在建国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重要关头,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重申,要建立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全会还明确了各阶级的地位和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批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报告提出:“我党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对于共产党领导,全会报告重申: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由于受到几重敌人的压迫,得到了锻炼,具有了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资格。谁要是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谁就要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报告鲜明指出,有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这一决议为过渡时期制定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和作用的《共同纲领》奠定了基础。
两个务必。党执政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党的队伍自身都将有深刻变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这“四种情绪”可能表现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全会特别警戒全党同志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被人们的无原则的捧场所软化。为此,毛泽东鲜明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风,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一贯倡导和培育的作风。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把它概括出来,体现的是一个历史规律性认识,为的是使全党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防止“四种情绪”的滋生蔓延,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坚持立党为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搞以权谋私,杜绝腐败,防止人亡政息。“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成为共产党人时刻警醒、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良药。
六条规定。为了防止“糖衣炮弹”的腐蚀,防止歌功颂德,力戒骄傲,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几条没有写进决议然而又十分重要和具体的规定。在1953年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详细谈了这几条规定,他说:“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这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应当如此。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据杨尚昆回忆,会场最初悬挂的是马、恩、列、斯和毛泽东、朱德的画像。3月5日那天,毛泽东一进会场便提出批评:开会不要挂我们的像,这样不好,应该挂马、恩、列、斯的照片。第二天就只挂了四位国际伟人的像。可大家议论纷纷,说法不一。于是,又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挂在两旁,结果再次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几条规定虽然没有写进会议决议,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大力提倡和坚持,已经成为共产党人日常行为的规矩。
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进攻以后,迅速来临的好形势往往会使部队、党内有些人得意忘形甚至恣意妄为,无视党的纪律、无政府状态问题前所未有的突出。为此,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要求,全军将士“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同日,人民解放军总部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人民军队的严格纪律,对于正确处理内外关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保持廉洁,团结群众、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作者为西柏坡纪念馆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