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如涛
本报记者 刘文利
3月8日一大早,乐亭县公安局信息中心主任安志民就兴致勃勃地赶到汤家河镇,为新上任的“村官”去上法治课。这是全县村级班子换届后,他为新“村官”去上法治课的第一站。
被人们誉为警营“金话筒”的安志民2009年担任信息中心主任以后,在梳理信息时,发现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便萌生了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念头。他编写了一个课件,叫《让冲动远离花季》,到县城的一所学校讲课后一炮打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不分春夏秋冬,他连续5年活跃在普法宣传的第一线。他不仅把法律知识送到全县每一所中小学,而且把安全防范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5年时间,他讲了128堂课,听众人数达12万人次。在省公安厅举办的“2013·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评选中,安志民榜上有名,并参加了省厅组织的报告团,到各地巡回报告13场。2014年,安志民被评为唐山市普法宣传先进个人。
去年入冬以后,全县村级班子换届陆续展开,安志民心里就打起算盘,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农村,对新上任的“村官”第一堂课讲法治,对于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很有必要。于是他未雨绸缪,开始编写课件。为了使所讲内容更有针对性,他就村民自治和农村普遍存在的安全防范、邻里纠纷、打架斗殴、赡养老人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近些年来,伴随着农村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沟通渐少,物欲和浮躁冲击着传统的农耕文明,因为冲动而引发的伤害案件逐年增加,不仅使一些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而且两败俱伤,使打架“成本”达到数以万计。“一场官司三世仇”,伤害案件为农村社会安定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他在课件中还增加了如何调解矛盾纠纷的内容和方法。
讲课时,安志民用身边人、身边事和群众语言,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村官”们洗耳聆听,不时还报以热烈掌声。讲课结束后,不少“村官”反映说,安主任不是板起脸来讲农村热点难点问题,而是通过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据,讲了什么,又讲了为什么,讲了怎么看,又讲了怎么办,澄清了大家头脑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提高了模范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