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12月2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迪拜来的“旅客”

  □  本报记者 张兰华

  通讯员 班 珏 郭建博

  12月27日,北京首都机场。

  在候机大厅的国际航班某出口,几名风尘仆仆赶到此处的公安民警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窗外跑道上起起降降的班机,他们个个目光坚定,精神抖擞。他们是由衡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调研员张杰亲自带队的押解小组,此行是为了“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特殊“旅客”。

  12时许,由迪拜飞往北京的国航CA942航班抵达机场。十几分钟过后,民警们从川流不息的客流中准确锁定了他们等待的目标。这是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身材不高,眉清目秀,着一身休闲服装,手里拖着简单的行李,神情有些落寞,显得心事重重。

  一见此人出来,民警们立即迎了上去:“陈先生,我们是来自衡水的民警,咱们终于见面啦!”

  见此情景,青年男子微微一怔,但随即就浮现出释然和无奈的笑容:“是啊,见面啦!我彻底想通了,逃亡天边,不如归国投案,在迪拜的生活恍如一梦,现在梦醒了,心却踏实了……”

  此人名叫陈刚(化名),福建省晋江市人,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于今年8月被上网追逃。他的投案自首,为衡水警方的“猎狐2014”行动又添一重大战果。

  今年夏天,衡水警方在侦查一重大经济案件的过程中查明,自2012年以来,陈刚伙同他人通过开设地下钱庄,为河北某公司骗取出口退税提供便利,先后倒卖外汇达3亿多美元。案发后,陈刚于8月2日逃往阿联酋迪拜,后被列为网上逃犯,一直抓捕未果。

  “猎狐2014”专项行动进入总攻冲刺阶段后,衡水公安机关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陈刚的劝返力度:一方面锲而不舍对其亲属、朋友展开调查走访,先后10余次登门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宣传四部门联合通告,形成全方位的劝投攻势;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二次侦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资源,随时动态掌握陈刚境外轨迹、行踪去向、关系人等情况信息;同时积极与检、法等部门沟通,就陈刚归案后的相关司法程序进行了前期研究对接,取得了一致意见。经过多方努力,一直对政策持有怀疑的陈刚思想开始松动,但仍犹豫不决。

  为尽快促成陈刚归国投案,12月24日,衡水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程蔚青亲自带领办案民警,驰赴三千里之外的厦门,一天内两度约见陈刚亲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解追逃政策,讲解法律规定,陈述利害关系,既表明如不归案决不放弃追捕的决心,又讲明投案自首的宽大政策,终于打消了其家属的重重顾虑,促使陈刚投案自首。在强大的法律威慑和政策感召下,陈某次日通过其亲属向办案单位表达了同意回国配合调查、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意愿,并确定了回国航班。

  目前,陈刚已被安全押解回衡,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