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12月25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旧 貌 换 新 颜

  本报记者 鲍娜军

  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南墩村,位于藁城城区西约4公里处,全村321户,人口近1300人。该村历史悠久,村落因位于古烽火土墩之南,故而得名南墩村。

  “50年啦,我们村近50年没有过这样的变化!这个工作组一来,真抓,实干,很快我们村50年的旧村貌就换了新颜!”12月16日,刚一到南墩村村口,65岁的两届村委会老委员马大叔就对记者拉开了话匣子:“咱说啥也代表不了现实,我领着你走走看,咱们一起感受感受南墩村的新变化。”

  南墩村新修整的出村大路宽6米,长近320米,笔直、平坦,直通307国道,全部高标准规格;83盏路灯整齐划一,将夜晚的村庄照亮;村内村外、大小胡同,全部粉刷一新,两行挺拔的树木映衬着粉刷一新的乡村院落,让人赏心悦目;陈年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并组织了扫街队,定时定点进行清扫;全村的下水道正在统一规划中,进村下水道与进村路同期完工,村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积水和出行难;建立便民服务站,多年尘土飞扬的“两委”办公区焕然一新;村民期盼已久的深水井已经在规划图纸……

  记者一边为眼前的新村貌感到欣喜,一边又产生了疑问:地还是这些地,人还是这些人,怎么原来就不行呢?

  “咱村的年轻人可不是没能耐!村里光加工花生系列产品一项就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远近闻名;另外,还有的家庭跑汽车运输、做小杂粮生意、搞服装加工,小日子过得都不赖。”面对记者的疑惑,马大爷夸赞起村里的年轻人,不过话锋一转,他也承认:“大家就是整天光顾着自己的小家发家致富,没了统一干事的心劲。我们这一辈人老了,孩子们又没经历过大集体的教育,幸好来了这个工作组,可以手把手地改造!”

  马大爷一直夸赞不停的“这个工作组”,就是藁城区人民法院的下乡工作组,小组共3人,组长是陈忠民。陈忠民进驻南墩村,正值村民因为调地和选村干部上访告状的高峰期。作为组长的陈忠民办法很直接:有人无视法律,导入司法程序变混乱为有序,全体村民一个标准,杜绝贪腐。停滞已久的“两委”班子如何尽快走入正轨道?“百姓需要什么咱就为百姓服务什么!”陈忠民一句话定了调,打消了个别村干部的观望态度。他二话不说,带着村新“两委”班子成员到藁城的先进村学习经验、转换思想、认清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挑头开始修道、立路灯杆子、美化环境……

  自今年4月工作组进村,风风雨雨几个月下来,南墩村的工作成效显而易见。谈起这些,陈忠民对记者说:“对村干部,工作上要让大家各抒己见,不能藏着掖着;对群众,要让大家落得实惠,不能喊口号糊弄人。咱就是服务来了,做事就要对得起这一村群众对咱的信任!”

  遇上记者采访,村里的人们纷纷谈起工作组来后的感受:

  “工作组干了这么多好事,可一顿饭也没在咱村吃过!”

  “工作组还帮着村民们学法律,帮着解决心里面的疙瘩事!”

  “他们还帮着引进栽培技术,找专家给俺们介绍新树种和栽培方法!”

  ……

  听着群众这些肺腑之言,记者也由衷地感到,百万干部下基层,看似是一项简单的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党的温暖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了群众的心中,干群间的距离缩短了,心更近了,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和谐的步伐更快了!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