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12月1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筑牢法治基石 谱就和谐乐章
——衡水市司法局2014年度工作回顾

  本报记者 张兰华 通讯员 王锋

  2014年是衡水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跃升的一年,衡水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抓改革、打基础、造环境、求赶超”工作大局,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首任,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推亮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实现全市绿色崛起、跨越赶超做出了积极贡献。

  法治宣传教育成就斐然

  法治宣传形式多样,新兴现代媒体走上前台。该局投资30余万元在11个县市区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了15块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出法律法规知识、便民利民措施等。对衡水司法行政网站行了改版升级,达到全系统一流标准。市县两级全部加入了河北省司法行政网站集群。开通“衡水司法”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工作动态,宣传法律知识。

  法治文化建设卓有成效。该局提出了法治文化建设“个十百”工程,即力争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个法治广场、10条法治文化街、100面法治文化墙。全系统共投入100多万元,加强了城乡公共场所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如冀州市的法治文化公园受到省司法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其规模和创新形式在全省首屈一指。全市法治宣传进公共场所的做法得到省司法厅的高度肯定,在全省法治宣传工作调度会上向全省推广。目前,该局已建立法治文化广场10个,法治文化街100多条,法治文化墙1000多面。

  “三有”宣传体系(报刊上有文字、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辐射影响力逐步凸显。该局联合河北法治报、衡水日报、衡水广播电视台、衡水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司法行政在线、法在身边等专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全方位打造多方式、多角度、全覆盖、立体化宣传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舆论氛围。该局打造“三有”宣传体系的做法得到部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全市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为加强监管帮教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局建立了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并与县乡社区矫正平台联通,随时掌握人机分离情况,及时下达指令,进行监管指导,从而破解了社区矫正人员分布范围广,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跟踪管理难等监管难题。电子围墙的设立为防止脱管漏管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中教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该局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对新入矫人员进行了集中教育,社区矫正人员的服刑改造和悔罪意识明显增强,教育转化效果得到提高。

  “三大教育平台”发挥帮教安置重要作用。该局依托强戒所建设了社区矫正教育培训中心,依托深州监狱、衡水监狱、市看守所建立警示教育基地,集中进行警示教育。依托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场所,建立社区矫正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和职业培训。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6363名,累计解除3622名,现在册2741名,重新犯罪率1.5%。,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充分

  民间纠纷集中排调活动成效明显。该局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先后开展了医疗纠纷专项集中排查和民间矛盾纠纷、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民间矛盾纠纷37047件,调解成功36767件,调解成功率为99%,履行35745件,履行率97%,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顺利推进。该局争取市综治委支持,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将医调委建设列入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医调委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11个县市区医调委全部建立。目前,全市先后成立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各类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10个。深州市司法局还联合工商、消协、卫生等部门成立了9个专业调委会,有效利用部门和行业资源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

  刑释人员衔接帮教工作更加紧密。该局充分利用市、县、乡三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监控,随时掌握衡水籍服刑人员预放信息,为提前做好衔接帮教工作做好准备。全市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447人,帮教1423人,安置1344人。帮教率达到98%,安置率达93%。

  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该局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依托,整合律师、法援、公证等资源,建立了集热线接听、信访接待、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为一体的衡水市12348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6月6日以来,接听热线电话1200余人次,接待来访300多人次。按照沿街、便民、的要求,加强县域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台,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公开了办事流程和收费标准等。开辟“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目前,11个县市区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已经全部建立。加强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法律服务窗口。依托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乡镇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公证联络员,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按照属地为主、统筹安排的原则,合理配备法律服务人员,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前期100个试点村(居)的基础上实现全覆盖。全市共组建滨湖新区律师顾问团、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律师团、“消费维权律师团”等各类法律服务顾问团46个。全市律师为行政、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461家,办理诉讼非诉讼案件3233件。今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47件,办理公证事项9144件,出具各类司法鉴定意见书956件,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

  司法公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公开内容全面。该局重新梳理涉及司法行政工作执法依据和流程、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行政许可依据和流程、办事流程等公开内容,以及全市95家法律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收费内容、收费依据和标准等相关信息,同时对投诉、监督电话等相关内容进行公开。

  公开形式新颖。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在衡水司法行政网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板块,对公开板块内容进行了改版扩容。利用微信以及微博评论和私信功能收集公众意见,实现了司法机关与普通网民的近距离接触。

  公开做到常态化。建立问题倒逼机制,修订行政执法公开等30多项工作制度,强化系统内部和社会监督机制,推动阳光司法。在年中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司法公开单项工作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育实践活动卓有成效。该局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转变干部作风为抓手,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对照“四风”表现,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召开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给予了“班子成员高度重视,认真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和发言提纲。班子成员‘四风’问题找得准、找得实,相互之间批评意见也较尖锐,达到了思想没压力、心情更舒畅、工作上有促进、班子更和谐的目的”的总体评价。

  岗位练兵和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明确了14项培训任务。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0期。认真落实省四部门关于为基层司法所招录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公务员文件要求,加强与县市区党委政府的沟通,争取支持,落实政法专项编制,充实人员。目前已落实招录计划78名。法律服务机构集中整顿专项活动效果显著。利用9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进行集中整顿,净化法律服务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