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5月2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段小勇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既是塑造干部形象的重要体现,又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是上级决策部署的执行者,是当地科学发展的推动者,也是本地区、本部门干部风气和干事氛围的影响者和引领者,其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工作状态,反映队伍形象,决定工作效率、质量,关乎事业兴衰成败。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激发目标追求,激励奋进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庸碌颓废,甚至一事无成。如果干部朝气不足、暮气沉沉、萎靡不振、拖沓散漫、自甘落后,就与我们担负的历史使命不相称,就与我们的目标要求不适应。因此,要做到政治上敏感、思想上敏锐、行动上敏捷,就要将状态迅速调整到临战状态,调整到冲锋状态,敢于亮剑、敢于冲锋、迎难而上。只有具备奋发进取的状态、务实争先的干劲,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其实,精神状态问题是个胸怀问题、觉悟问题、追求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为什么萎靡不振,懒散松懈?为什么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为什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为什么贪图安逸,害怕吃苦?为什么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问题,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为什么对转变作风无动于衷,而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一套却乐此不疲?问题不恰恰在于“三观”出了偏差吗?党员领导干部精神状态问题,其实是个党性修养问题。若志存高远,肩担道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壮志才能实现,使命才能完成,群众才会满意。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