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5月2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小举措带来大变化——
感受邯郸“借道左转”

  本报记者 杨相民

  当前,交通拥堵已成为一大城市“通病”,各地都在苦苦探索缓解交通压力、保障城市道路安全畅通的举措。日前,邯郸市公安交警支队创新发明了一种“借道左转待行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本报记者特地进行实地采访,感受了一番“借道左转待行法”带来的变化。

  5月21日17时30分,已是邯郸市区道路交通晚高峰,人民东路上车水马龙。驱车由东向西行驶,即将到达滏东北大街交叉口时,路中间隔栏被打开七八米的距离,设置着一个“绿灯允许驶入”标志牌,地面划出的车道标线左转将车引入了隔栏另侧的左转待行区。此时南北方向绿灯通行,左转待行区内两个车道上分别停着七八辆机动车。不多时,左转信号绿灯亮了,十几秒钟,左转待行车道上的车辆全部左转通过。

  路口车辆左转等候时间长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一大顽症,记者为邯郸交警推出解决这一顽症的“妙招”叫绝。而同行的邯郸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主任朱金磊说:“没实行这种做法前,邯郸同样存在着路口车辆左转难的窘态,常常是三个左转绿灯信号周期车辆还过不去。”

  据了解,邯郸市主城区现有街道258条,其中主干道28条、次干道24条,大型交叉路口112个,道路总长438公里。市区路网的机动车容量为12.5万辆,而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6万辆,超出路网设计容量近3倍。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不畅。

  “在年初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邯郸市交警支队新一届党委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决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市民出行难,不断提升群众交通便利程度。” 邯郸市交警支队宣传科长张贵民介绍说,支队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人员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一些路口各个方向、各个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流向进行观察、统计、调研,寻找增加路口车辆通行能力的良策。

  在城市,缓解道口通行能力的方法多是修建立交桥。但对于邯郸这座古城来说,修建立交桥存在着造价高、占地大、拆迁难的实际困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陈玉建在调研中发现,路口左转车辆通行率低下,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一大主因,面对道路资源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效增长的现状,他把眼光聚焦在了改善路口车辆左转通行能力上。

  “路口车辆左转时,左侧对向直行路段处于空闲时段,何不此时将其借用起来,在此时段内开发成左转车道增加左转车流量?”陈玉建将其定义为“借道(配道)左转待行法”。简单说,就是在中心隔离护栏靠近路口的位置打开一个豁口,让左转车辆借用对向车道左转。

  “国内无此先例,出现交通事故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朱金磊对记者说,这种想法一经提出,不同声音也随即出现。有些意见不无道理,但一向注重精细管理的陈玉建决心铁定,称要改革就不能怕失败,哪里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为群众带来交通便利的事必须做下去,而且必须做好。

  在支队指挥中心大厅,朱金磊边操纵着道路视频监控系统,边介绍道,年初,他们先拿出一个路口的一个方向进行尝试改造,改造隔栏设施、施划路面标志线、设置提示牌、调整信号配时。具体实施后,积极效应出现了:由于借用了两条车道进行左转,一个左转信号周期单方向路口可多通过18辆机动车,每天从早7:30--19:30,12个小时可多通过3312辆;由于将左转信号时间由原来的25秒改为20秒,压缩出5秒分配给直行信号,一个直行信号周期可多通过17辆机动车,每天从早7:30--19:30,12个小时可多通过3657辆。取得成效后,他们将这种做法由一个路口的一个方向扩展为四个方向,继而,又将一个路口扩展到另外四个路口。目前,他们正计划再改造五个路口。

  “实际上我们就搞了两点变化,一个是科学利用道路‘空档’,另一个是将‘先直行后左转’变为‘先左转后直行’。”陈玉建对记者说。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措,让市民感到了极大的变化,群众普遍给予称赞。“太爽了,原来20多分钟还不一定能过去的左拐路口,现在20秒内就过去了!”采访中,一位轿车司机兴奋地对记者说。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