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东昕)“杨健棣有庞大的经验体系,而且轻装上阵,几乎没有意识形态的背负,这是他的优势,也是写作者的宝藏。如果他坚持,他是能走向高处的作家 。”5月18日,在杨健棣中篇小说研讨会上,北京文学杂志社编辑王秀云作了这样的评价。此次研讨会在沧州市图书馆沧州作家专题馆举行,来自北京文学杂志社、沧州作协、沧州市公安局、肃宁县公安局的有关人士参加了研讨会。
杨健棣现供职于肃宁县公安局,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他创作的公安题材微型小说以“轻灵婉约,精致醇美”的独特风格获得社会好评。近几年,他专注于向中篇小说领域进军。《村选》、《转鼓》等作品截取社会变革的横截面,在凡俗生活中显示社会的变迁和变迁社会中的人物。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力图以写作完成对人性更深层次的开掘,在文学图谱中不断增添鲜明典型的人物。
与会人士认为,杨健棣的中篇小说用平民视角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拷问人生,嬉戏世情,以锥心透骨的力量,发掘着人性扭曲蜕变的诱因。其作品不是教化,只在述说。其作品传递的是平民心声,表达的是草根祈求,因此拥有大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