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国蕊
我国三字经中早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记载,女人在家庭教育和家风形成中的作用可见一斑。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由每个小家构成,小家的家风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母亲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儿女的成长,进而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从我懂事起,父母就教育我,要认真做事,正直做人,与人为善,帮助他人。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地教育了我,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
记得儿时的一年“六一”儿童节,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眼睛会动的洋娃娃头钱包。邻居家的女孩看到后,缠着她的母亲也要买一个。因为她家生活非常困难,没给她买,她便哭闹不已。母亲知道此事后,非要我将钱包送给她,我不给。不料想,母亲背着我将钱包送给了邻居家的女孩。为此事,我哭了大半天。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切都是计划性的,而且定量非常有限,看到别的孩子用剩下的粮票去换取零食和学习用品,我也非常渴望拿到剩余的粮票,可母亲却总是将每月剩余的粮食让给不够吃的邻居家,帮他们渡过难关。
因为工作需要,机关给我们家安装了电话,这在当时可是个新鲜事儿。时间不长,除了父亲工作需要外,左邻右舍的电话也多了起来,我由一开始的欢呼雀跃变得不耐烦了,甚至嚷着要将电话线剪断。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电话是公家的,不是个人财产,你能用,别人也可以用,能帮助别人有什么不好?”父亲的言传身教,家庭的熏陶,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使我在以后的读书、工作的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以及和气待人的好习惯。
在中学时代,我有幸到了一所医院学医。在学医的过程中,我利用一切机会,向科里的老师们认真学习、虚心请教,通过多做工作来提高医学知识技能以及操作技术,很快就能独立值班工作了。我倍加珍惜这次工作实践活动,不但工作认真,对患者更是周到、热情,受到老师和患者的夸奖。很快三个月的学医期满了,护士长要留下我,考虑到当时高中学业还没有完成,我便婉言谢绝了。
1981年,我调到了省检察院工作,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在各级领导的教育和培养下,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职务角色怎样变化,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做人的品质,在工作上,我都做到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特别是调到老干部处后,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节日假日,只要老干部需要,都要及时赶到,为他们排忧解难。有一次,一位老干部在家中突然病逝,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其家属和子女万分悲痛,手足无措,我们一方面安慰家属,一方面组织本处工作人员及时为其更换寿衣,当晚冒着大雨将死者遗体送往殡仪馆……当忙完,回到自己家中时,已是深夜。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2012年夏天,正当我和处里的同事为一位老领导办理后事期间,得知年迈的老父亲在北京病危的消息。一边是正在进行的工作,一边是即将离世的亲人,我强忍悲痛,没有声张,继续和同事们按部就班地将老领导的后事妥善办理完毕后,才急急忙忙地赶往北京家中,但终究没能和慈爱的老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经过读书和参观大量先辈以及新闻人物的事迹和经历后,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做人做事的原则也是一种家风的传承。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只要每个家庭成员能够做到,明明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朴实勤俭,乐于助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那必然会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我将遵从这些格言,传承家风,继续身体力行!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本文为作者在省检察院机关“职业、家庭、女性”论坛上的发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