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5月15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话说苏静

  

  刘翔宇

  今年春节期间,与好友相约到保定力高古玩市场闲逛,偶然看到苏静画的中国戏曲人物画《苏三起解图》,突然眼前一亮,对于戏剧一窍不通的我来说,感觉画的特别有意思。好奇心促使我打探个究竟。画廊老板向我娓娓道来,讲述了苏静老师的画和他的故事,深为他的画事所感动。

  苏静老先生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批美术工作者,1952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干部学校,5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在画坛的耕耘。他是保定清苑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2006年去逝的。生前是保定市群艺馆美术干部,保定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当代中外艺术家联谊会会员。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重大展出并被收藏。1961年,黄胄回白洋淀体验生活,看了苏静的速写后赞扬说:“你在绘画上有天赋,只在剧团画布景太可惜了。”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跟随黄胄学习国画。苏静创作水墨戏曲人物画既有其偶然性,又和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自小爱戏的他,对许多戏目烂熟于心。后来,他又在剧团工作多年,熟悉舞台生活,画过不少戏曲人物速写,这为他创作水墨戏曲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他在镜箱厂工作时,为了开创新产品,他大胆设想,将戏剧人物引入过去一直以来水花鸟为主的镜画题材。并选用水墨写意画法,以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博采众长,学中有创,很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代表作《十五贯》《起解图》《三岔口》等博得国内外好评,几次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等地展销,都一售而空。1981年,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并举办了该院第一届画展。当时的《人民日报》撰文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国画大检阅”。李可染、黄胄、范曾等229名当代国画家的231幅作品参加了展出,其中就有苏静的《十五贯》。展览结束后,他的这幅作品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

  听了画廊老板的一番讲解,很痛快地拿下这幅《苏三起解图》。回到家中心里很是欣喜便挂在墙上欣赏,只是感觉挺有趣,究竟这出戏讲的什么故事呢?打开电脑查查学习一下,看完之后,对画的欣赏对戏剧理解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觉得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它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明白很多道理。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人爱看戏剧了,这么好的传统文化应该有人传承并将它发扬光大。有了这幅画,让我又多了一个兴趣爱好。看着画,想到单位的工作,想到行政复议,顿时感叹封建社会的那个时代,老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很多事情没有说理鸣冤的地方。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建立了各种申诉和救济渠道,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解决好民告官的问题,化解行政争议,为老百姓解决纠纷,使社会安定和谐。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