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9日发布《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放开所有电信业务资费。通告提出,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及用户需求制定资费方案,包括具体资费结构、资费标准及计费方式。据悉,该通告于5月10日起开始执行。
——5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放开资费
“扣好市场第一颗扣子”
王旭东
电信业务资费“放开”,电信市场是否能够“搞活”?长期存在的资费诟病可否“药到病除”?公众可能抱以谨慎的期待,也可能是惶恐地担心。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网络时,电信资费俨然成为“生活必需品消费”,甚至可以纳入CPI核算体系。市场化的资费是涨还是降,尚是未知数。
放开资费是否就会立即形成竞争?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从理论上讲,资费市场化,会给竞争注入“内生动力”,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可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几大电信运营商,能否自觉地走进市场、并“服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则是另一回事。客户端的市场化选择容易,而垄断资本与垄断资源由市场配置不易,且行且珍惜。
放开资费,电信运营商必须“扣好市场第一颗扣子”。放开资费,是电信的新开始,从此踏上市场新征程。“市场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第一颗扣子”的意义在于,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按市场规律办事,主动配合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共同维护市场尊严与市场秩序。一旦“第一颗扣子”扣歪了,就会逆市场而行,伪市场而为,在逐利的轨道上且行且远。
市场化之旅,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升降”的挑战——电信资费下降,上网速度提升;社会责任提升,公众抱怨下降;行业利益下降,民生指数提升;垄断地位下降,市场尊严提升……升降内含经济学、市场学、社会学,同时,也内含民生哲学。民生如天,消费者是上帝,“第二颗扣子”当是民生,只有把民生摆在应有的位置,民生消费就会反哺电信市场。
资费放开
只是促进电信降价一小步
余明辉
毫无疑问,电信服务资费定价权的放开,对政府而言,是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在市场化领域的又一次政府让位,意味着电信行业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电信企业而言,有利于更自由的电信市场价格竞争,以及电信资费和更优惠电信产品的推出;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有可能的电信服务优质低价是一个利好消息。
但就电信资费定价权放开与电信服务提质降价的社会期望之间,二者显然并不具有简单的对等关系。众所周知,此前国内电信运营商服务资费价格,多年来已经实现了最高限价下的经营者自主定价,而就这两年的实际电信资费执行情况而言,这样的政策事实上已经让国内电信资费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变相的放开。
电信资费价格的完全放开,只是促使国内电信企业服务提质量降价格的一小步。而要真正让消费者从中得到切实的实惠,还有很多更艰巨的工作要做。一是政府要继续强化对电信企业日常经营的合规化常态监管,谨防价格垄断等损害消费者行为的发生;二是继续深化国有大型电信企业改革,合理拆分、引进更多有效竞争主体;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充分放开电信市场的准入条件,引入更多的电信市场主体,让有效的竞争为消费者真正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四是在电信业税制改革、向国家交存红利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展现智慧,进一步合理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
资费放开
先别太乐观
李英锋
政府放开电信业务资费价格管制后,如果没有足够数量且有相当实力的竞争者加入,电信市场仍然处于三家独大的局面,那么就不会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不会有完全的市场定价,电信资费价格下行的幅度就会非常有限。
目前我国已经放开虚拟运营商牌照,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去年年底至今,已有19家民营企业获牌。但是,这些虚拟运营商都无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需要从三大基础运营商购买通信服务,包装成自有品牌再转售给用户。这也意味着,三大运营商依然是控制电信资源的“生产商”,“二道贩子”们难以对他们构成冲击。
笔者以为,要把电信业务资费价格市场调节的功效发挥出来,政府应进一步允许民资甚至外资进入电信市场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领域,或者利用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抵消社会资本租用基础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成本,让电信市场的主体更多元,让社会资本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还应用法律手段打破各基础运营商之间的“号段壁垒”,打通“携号转网”的绿色通道,让市场资源的流动更加自由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