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书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政治属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主线,不断增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从而推进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不断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前提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夯实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群众观点是衡量作为一名检察官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尺,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前提。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把群众观点贯穿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干警的思想和行动中。一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检察机关要普遍深入地进行群众观念教育,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检察工作实际,引导干警摆正与人民的关系,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二是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在执法办案中要主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将群众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让群众感受到司法关怀,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感。三是切实改变执法作风,坚持以群众的满意为标尺。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是衡量党性强弱、作风好坏的“试金石”。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要坚决消除官僚习气和衙门作风,放下架子,上门服务,用心办实事,做到让群众满意。
坚持群众路线,核心是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谋划各项工作,按照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塑造检察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一是把和谐稳定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围绕群众、保护群众,积极参与全区“大维稳”格局建设,大力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等,慎捕慎诉,减少社会对立面。二是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首要责任。基层检察机关要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问题作为监督的着力点,同时积极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司法公正的阳光。三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法治没有特区,反腐没有例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
坚持群众路线,保障是打造过硬检察队伍,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工作成效
群众路线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根本而言取决于检察干警能力素质的高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是为了人民群众,更要依靠人民群众,最终还得接受人民群众检验。一是培养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担当能力。基层检察机关的队伍要勇于担当,敢于面对,主动深入一线,深入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调研,多到工作推不开、情况较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实践中思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提高解决基层群众诉求的工作本领。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以检察机关设立的派驻乡镇检察室为依托,打造服务民生平台,选派业务精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警到乡镇检察室工作,通过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受理群众的举报、收集群众的诉求,开展法律宣传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通过最近的距离、最低的成本,为百姓提供最大的方便。三是拓展服务基层群众的方式方法。要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以驻村帮扶为抓手,有重点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落实首办责任制、实行领导包案制、讲究工作方法等措施,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系衡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桃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