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4月2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对传销犯罪,霸州警方不是“打击——遣返”简单了事,而是用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帮“浪子”迷途知返

  本报记者   韩志强

  传销因为以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对传销人员实施人身和精神的双重控制,所以被人们称为“经济邪教”。 霸州市公安局在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中,一改以往“打击——遣散”的做法,通过设立课堂,让反传销热心人士现身说法,揭露传销的害人本质,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记者随警采访,两个传销窝点被端掉

 

  4月16日下午,霸州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得到线索,辖区有两处民房内有传销人员在活动。晚上10时,警力集合完毕,直奔目标。在一处平房内,共住着11名年轻人。按照他们的术语,这是一个“家庭”。他们大多20岁左右,8男3女,所有男子都在一间屋子里“打地铺”。院子里有一间厨房,里面堆着土豆、白菜和萝卜,这就是他们每天的伙食。在这个院子的西邻,同样是一个传销窝点,这里住着17个人,其中包括2名女子,他们属于广州蝶贝蕾公司,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他们的“经营模式”都是一样的。

  在派出所,民警将他们集中在一间屋子里,由反传销热心人士姚朋选和张宏发授课。

  姚朋选先讲解什么是直销,什么是传销,传销触犯了哪些法律,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内容。他又打开笔记本电脑,结合自己在传销组织中的亲身经历,让大家观看分析,它的陷阱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永远都没有办法挣到宣传中所讲的“大钱”。

  看着看着,好多人都低下了头,陷入沉思。一名王姓年轻人还痛哭流涕,说自己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被他骗来的同学。

  据办案民警介绍,开设课堂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他们和反传人士每次上课都要忙到凌晨。

  

  传销人员:听了警方讲解,知道自己错了

  

  当晚,一直在派出所等待民警帮助寻找女儿的王某终于如愿以偿。21岁的王欣(化名)是安徽省蒙城县人,还在合肥上大学,去年10月从家里要了3万元钱说是要转学,今年春节也没有回家。后来,王欣的同学被王欣骗来霸州搞传销,逃回去后通知了王欣的父亲。3月9日,心急如焚的王欣的父母、弟弟和姨父来到霸州,公安机关每次端传销窝点都叫上他们,可待了半个月,花了1万多元钱,女儿也不见他们。4月8日,王欣的父亲和弟弟再次赶了过来。16日晚,王某在民警和反传销人士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女儿。王欣在反传爱心人士的教育疏导下,幡然悔悟,当场给远在老家的妈妈打电话,表示知道自己错了,会跟爸爸回家,脱离传销组织。

  

  警方:大部分传销人员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治本之策是把他们的思想做通

 

  

  

  “以前打击传销,一打一送也就完成任务,遇到群众求助,把人解救出来交给他的家人就算尽到责任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霸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杨汉泽陷入沉思:“大部分传销人员都是受害者,他们只是被传销头目洗脑才执迷不悟,如果查抄窝点后只是简单地遣散,费尽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并不能从思想上让他们真正转化,他还会想尽办法沉迷其中。他们都是年轻人,一旦走上这条不归路,不但毁了自己,也会毁了一个家庭,更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在他们的思想上做文章,让他们了解到传销的害处,自觉地脱离传销组织。”

  今年春节过后,他与反传爱心人士取得联系,邀请到霸州。

  3月14日晚上,霸州市公安局在10名反传销爱心人士的配合下,一举打掉10个传销窝点,涉及传销人员147名,成功破获了熊某、朱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过教育,绝大部分传销人员迷途知返。初战告捷,更加坚定了霸州市公安局打击传销的决心。杨汉泽请其中的张宏发、姚朋选留了下来,继续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传销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通过在派出所开设一个小课堂对传销人员“反洗脑”,由这些曾经在传销组织里做到很“成功”的人士现身说法,讲解传销奖金制度的陷阱,告诉大家,传销不但违法,还赚不到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危害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诚信,造成众叛亲离,有家难回。在行动方案上,他们取得了共识,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该局城东派出所打击传销,将几名传销人员成功做通思想工作,其中,一名B级人员韦某,改过自新主动帮助民警做通其下属的工作,150人获得解救,并来到派出所作证,指认他们上线的头目。霸州市公安局将该组织几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成功进行网上逃犯。

  今年以来,该局已打掉传销窝点34个、教育传销人员358名,解救被骗人员6名,立案1起,网上追逃4名,教育转化骨干十余名。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