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4月2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女儿要报实习班,慈父全力支持;女儿出了车祸,父母拿着巨款就往医院赶——
只因俩父亲轻信 被骗走十万巨款

  

  李忠勇

  3月中下旬,井陉县城连发两起居民被骗巨款案,一起是慈爱的父亲与在外地上学的女儿在网上用QQ聊天,获悉女儿报英语和金融实习班需要钱,没有多想,立即通过银行汇去32800元,没想到竟然是一场骗局。另一起是两个骗子演“双簧”,谎称老人的女儿出了车祸急需钱,老人和女儿联系不上,情急之下,凑齐7万元现金急赶去医院,中途被骗。这两起被骗案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轻信。

  

  “我要报补习班,急需32800元”

  

  3月19日上午10时许,家住井陉县城某小区的赵某通过QQ与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聊天,女儿说:“爸,为了多学点知识,我想报英语和金融补习班,费用很高,可是名额有限。”他问:“需要多少钱?”女儿说:“需要32800元。”为了女儿的未来,他毫不犹豫地说:“那你报吧,一会儿我就把钱给你打过去。”

  这时,女儿又说:“我的手机不慎掉水里了,现在不能使用,汇款时打这个电话联系。”随后,女儿给他打出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银行卡号码。他立即到一家银行,按照女儿提供的银行卡号如数汇出32800元。

  汇完款后,赵某拨打女儿的电话,电话通了,他对女儿说:“你要的上补习班费用打过去了。”他把网上聊天的情况给女儿叙述了一遍,没想到女儿说:“我什么班也没报,也没向您要钱,刚才也没有和您聊天。”他一听就蒙了,意识到被骗了,赶紧向警方报了案。

  

  “你女儿出车祸了,急需抢救费” 

  

  3月24日上午10时许,在井陉县城居住的老人何某在街上散步时,迎面碰上一个男子搭话。“大爷,我手机没电了,能不能用您手机打个电话?”心地善良的何某没多想就将电话借给了男子,男子拨弄了一会儿,便将电话还了回来。之后两人便一路同行,边走边说话。

  正在此时,有一名开车的男子将车停在何某面前,打开车窗直接叫出何某的名字,焦急说:“我是你女儿的同学,你女儿出了车祸,需要抢救,让我赶紧找你取钱,否则医院就停止用药了。”何某一听就蒙了,之前借电话的男子安慰说:“大爷,你先别着急,我医院有朋友,我手里有两万元现金,如果钱不够,我可以先垫付,救人要紧。”当时两名男子还让何某给女儿打电话进行确认,可他拨打女儿电话,却一直无法拨通。

  何某救女心切,便坐上陌生男子的轿车,借电话的男子说帮一下忙也上车同行。他们先到何某家,何某的老伴听说女儿出事了,急忙拿出家里放的2万元现金,又带着存折去银行取了5万元,就急忙往医院赶。路上,开车男子说抱着钱不方便,让老人将钱放在车座位上。到了医院门口,该男子说何某的女儿需要输血,让何某下车去取血。稍过一会儿,陌生男子又对何某的老伴说输血还要冰块,并给了20元钱让其下车去买。然后,两名男子开着车带着何某的7万元现金逃之夭夭。

  何某在取血途中打通了女儿的电话,听到女儿声音,得知女儿根本没出车祸,才知道遇上了骗子,并想起在大街上给女儿打不通电话,一定是借电话的人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了,于是马上报警,但他只知道两人一胖一瘦大概30多岁,没记住车牌号,去银行时,汽车又停在远离摄像头的地点,没有提供出重要线索,侦破工作难度很大。

  警方提示:这两起巨款被骗案,并不是什么新花样,已是老骗局了。不法分子想获取不义之财,总要找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女儿报补习班要用钱,父亲不会不给;女儿出了车祸,大人豁出血本也得去救。骗子就是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编出“充分合理”的理由来行骗。

  在此提醒城乡广大群众,不怕骗子骗术多,就怕大家太轻信。轻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大忌。在网上遇到亲友借钱时,一定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核实,没有把握时钱不要出手。平时遇到陌生人向你传递不良信息时,要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着急轻信,更不能将钱财交给他人,谨防上当受骗。如果确实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去处理时,也要做到慌中不乱,坐车注意记住车型车牌号,与人交往观察其体貌特征,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向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有助于破案。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