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兰华 通讯员 郭鑫
控申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直接为民排忧解难的前哨阵地,其接待水平的高低,处理问题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群众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武强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将控申工作融入到全院整体工作中,起到了服务大局、弱化矛盾先头兵的作用。经过不懈努力,该院连续五年被评为“无涉检上访院”,为检察工作服务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大众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打造平安武强、和谐武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检察长接待日为破解信访奠定制度基础
坚持实行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察长吕新华每周都要抽出一天时间接访,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突出事件,并积极参与全县“联合接访”制度,大力推行首办责任制,着重落实署名举报答复制,对非涉检涉诉的信访案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以解决。如,2013年7月3日又是检察长接待日,一大早,某村村委会主任带领一些村民为该村的一名因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来求情,原来该村李某因盗窃同村村民的一个拖拉机斗被移送批捕,但是犯罪嫌疑人上有年迈的母亲,还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家庭条件十分困苦,失主也表示对其谅解。吕新华立即向侦监干警核实情况,随后召开检委会,经研究,按照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李某依法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检察长和院党组成员接待的来访问题,如不能马上解决,由控申部门继续调查了解,或者分流到其他部门处理解决,对重大疑难案件落实领导包案处理制度,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力争使群众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近日,吕新华检察长接待了街关镇陈某某等三人代表全村二百多人反映原村委会经济问题的信访案件。该案上访人情绪比较激动,反映的问题历经多个部门介入,也比较复杂,存在集体上访苗头,该院及时发现并逐级上报后,吕新华检察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了这次接访,在充分听取上访人意见、沟通了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相关法律政策、事实、相关证据的角度,对此案涉及问题进行了现场解释、解答。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工作,有效稳定了上访人员的情绪,明晰了管辖,三名上访人表示认可并感谢,使一起涉检信访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三三制”信访理念成化解社会矛盾法宝
树立“三个公开”的处访理念。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追求的价值和目标,实体公正离不开程序的公开、透明。在处理疑难信访案件中,该院不但注意实体公正,而且更加注意程序公开、透明。几年来,该院在接待和处理涉检访案件时,始终坚持“三个公开”(即公开检务、公开办案、公开答复)的原则,并作为落实信访人的知情权和做好息诉罢访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如:该院在处理某厂数十名职工代表反映原厂长经济问题的上访案件时,采用召开析案明理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通过公开案情、公开证据、公开法律和法理依据、公开过程、公开结果等,让其了解办案程序和过程,通过这种“阳光司法”程序让结果更具权威和说服力,使信访人、当事人口服心服。
树立“三个百分百”解决信访的责任理念。强化责任,实现“三个百分百”(即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答复)。建立“谁首办,谁负责到底”的工作机制。该院在受理群众来访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百分百”与“首办责任制”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对控告申诉案件依法受理、及时查处、解决到位、平息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处理首访问题的成功率。各业务部门的首办责任人对案件的办理程序和质量负全部责任;除首次接待来访时能够直接答复来访人的由首次接访干警负责答复外,其他均由案件承办人和首次接访干警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方式共同答复。对人民群众的来访和署实名的来信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答复,让百姓有冤有处申,有理有处诉,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树立“三个同步”全面监督的执法理念。收集线索,跟踪办理。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既担负着对举报线索的统一管理、审查及分流,又与反贪等自侦部门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制约。控申部门既要对举报线索统一受理,又要为专职业务部门提供案件线索,做好案件追踪督办工作。通过跟踪督促和信息反馈,及时掌握侦查部门查处案件的进展情况,督促每条举报线索在法定期限内得到及时查处,避免群众重复信访和越级上访。立案监督,及时反馈。在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工作中,注意发挥检察职能,及时发现立案监督线索,处理好有力与有度的关系,发现侦查机关的决定确有错误的,应果断地向其发出《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并对回复说明进行认真审查,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当事人。对认为侦查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坚决要求其按法定程序立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立案监督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信访风险同步预警制度。制定出台了《信访风险同步预警工作细则》,找准执法办案的风险部位,提升执法办案的层次水平。该《细则》规定承办人从受理案件开始,填写由控申科出具的《信访风险同步预警跟踪表》,直到案件办结。控申部门填写《信访预警审查表》,进行同步跟踪排查。今年以来,该院共根据这项制度,进行了70余起案件的同步预警排查工作,实现了零投诉、零越级、零涉检。
预防超前的协作理念促信访案件源头治理
横纵双向,及时协调处理。该院根据加强信访、维护稳定的新形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上下贯通的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在全县6个乡镇聘任了12名控申联络员,开通了网上举报系统,通过明确制度、专人值班、专门记录,设立解决问题档案等形式,及时发现基层矛盾纠纷和上访苗头,向检察机关反映,真正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该县某厂的数十名职工派代表到院反映原厂长的经济问题,言辞激烈,行为偏激,接待人员不急不躁,依法引导,充分沟通,很快了解到此次上访主要是因为对该厂改制后的职工安置不满意引起,症结在安置,关键在补偿费发放的不平衡、不到位,鉴于原厂长的经济问题已经有关部门多次调查,已有结论,但通过细心了解,发现该厂有一笔改制资金经有关部门安排放在厂内未动,检察干警从此处入手,积极协调,迅速将此笔资金按有关规定补偿给了职工,厂子恢复了生产,群众撤访安业,问题得到了解决,矛盾得以化解,同时一笔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得到了规避。实行不定期下访制度。控申干警坚持做到“四个经常”(即经常出现在村街口、经常坐在百姓炕头上、经常与群众心交心、经常与百姓拉家常),同时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不定期下访巡访和联合接访,按照“带案下访,定期巡访,有案办案,无案宣传,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要求,对不捕、不诉、不立的案件提前介入,认真排查、依法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检问题,切实做好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当事人、举报人的思想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近日,某村群众反映某村委会对400余头扶贫猪进行大户饲养,两年后并未对扶贫猪进行周转。干警及时请示院领导同意,干警立即展开调查,经调查发现:该村委会将扶贫办给的扶贫猪400余头进行大户饲养,为谋求私利,未进行周转,使集体损失达3万余元。经及时处理,为两村集体追回损失,400头扶贫猪也按程序开始周转。该院以妥善处理信访案件为手段,化解、减少矛盾纠纷,促进一方和谐,赢得了群众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