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4月1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省司法厅出台意见护航“调转治”

  

  本报讯  (记者   张世杰)4月15日,省司法厅发布《关于为全省“调结构、转方式、治污染”和“四大攻坚战”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该《意见》,我省司法行政机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为“调结构、转方式、治污染”和“四大攻坚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助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绿色崛起。

  ■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意见》提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以服务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平台建设为重点,为吸纳首都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优质产业要素转移提供法律支持。围绕“央企进河北”,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团跟进,努力提高专业法律服务能力。积极服务环京津地区卫星城市建设,依法介入生态环保评估、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强与京津法律服务机构的交流,为环京津各类产业园区、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在服务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污染治理上,司法行政机关以新兴产业、新能源等为重点,组织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工业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在转型升级、融资借贷、兼并重组等活动中的法律风险。紧紧围绕实施“8643工程”和我省落实“国十条”、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50条具体措施,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降碳等提供法律建议,当好法律参谋助手。

  

  ■  组团护航  分包跟进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该《意见》,全省司法机关将围绕省委提出的“把四大攻坚战落实到企业、园区和项目”的要求,组织实施法律服务“组团护航”工程,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开展“三包三进”活动,针对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双百双千”工程所涉及的重大项目,由司法行政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分包跟进,及时提供对接服务。同时,司法机关建立涉企重大案件“绿色通道”,建立快速服务机制,对重大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和涉众型案件,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联合快速提供服务。

  《意见》要求,全面推动人民调解创新发展,主动加强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协调联动,加大社会矛盾调处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调结构、转方式、治污染”和“四大攻坚战”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法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各类纠纷的化解,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以县域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环境污染、民间集资、“三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民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积极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针对面临关停的高耗能、重污染企业,逐一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助当地党委政府依法解决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纠纷等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同时,关注调整产业结构、工业转型升级、治理环境污染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收集群众对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对排查出的重大纠纷、重大社情和信访隐患,增强工作前瞻性,把握维稳主动权。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