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3日讯(记者 郑伟 任俊颖)和平时期,公安民警是伤亡最多的职业。记者今天从省公安厅获悉,2013年,全省公安民警因公伤亡43人,其中,因公牺牲16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向牺牲民警家属发放抚慰补助金48万元。
据介绍,2013年,全省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6人,平均年龄46.3岁,中青年民警占大多数。其中,因突发疾病猝死11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69%,是民警牺牲的首要原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猝死病因。在因公负伤的27名公安民警中,重伤8人、轻伤19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负伤11人,是民警负伤首要原因,工作时间遭受意外负伤10人,较为突出。
对因公牺牲的16名公安民警,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每次收到各市申请后,及时向因公牺牲民警家属发放抚慰补助金。2013年,该基金会共发放抚慰补助金48万元。
一年来,该基金会把资助特困民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共资助特困民警80余人,发放资助金160余万元,扩大了惠及面。基金会工作人员还分赴张家口、承德,深入特困民警家中慰问,传达公安厅党委的关心,受到特困民警及其家属的好评。
2013年,该基金会继续开展了助学活动,为100多名在读中小学的困难民警子女发放助学金近8万元。该基金会配合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为3名英烈母亲发放专项资助金。
为了更好地抚慰英烈的家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组织了第三届公安英烈母亲(父亲)休养团和第四届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先后赴宁夏和湖南,开展了红色之旅,使英烈母亲和子女从身体上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抚慰。
该基金会还创新了抚慰活动方式,去年清明节期间,首次开展了“缅怀公安英烈、慰问英烈母亲”活动,对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的几位英烈母亲进行了专门慰问,倡导全社会学习公安英雄,关心英烈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