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4月04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希望他在天堂不要太累
——访勇救落水儿童牺牲的烈士张岐山之妻乔光美
想丈夫了,乔光美就拿出他们一家四口唯一的合影,看了又看。

  

  文/图 本报记者 张乔

  编前话:

  又是一年清明时,诗酒清吟祭华年。

  在这样一个怀念与追思的日子里,我们特别策划了一组报道,选取了政法战线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政法先锋、平凡生活中见义勇为的英雄,他们或如夏花般绚烂,在工作中绽放永恒光辉,或挚爱公安事业,在岗位上鞠躬尽瘁,或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时光无声,大地无语,在他们逝去的日子里,他们的战友、亲人延续了他们永恒的精神,诉说了对他们无尽的思念。在此,我们用文字来追寻他们的足迹,缅怀这些英雄,再次向他们致敬!

  三年多了,已经成了习惯,乔光美晚上睡不着觉时,总要去丈夫张岐山牺牲的那个废水坑边,转上一圈又一圈。在那里,就她一个人,有时星星作伴,有时明月作陪,她觉得在那儿,能与丈夫做心灵的对话,能感受丈夫对他深沉的爱,而她也不用再压抑自己的情感,让她思念他的痛苦在泪水里汪洋恣肆。

  

  你不知道他对我有多好

  见到记者,不善言辞的乔光美滔滔地说起了她的好丈夫张岐山。乔光美是云南人,2003年带着大女儿来到正定,嫁给了张岐山,后来,又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那时,他们是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尽管日子不富裕,可一家人和和美美,张岐山挣钱养家,两个女儿聪明好学,乔光美操持农田家务。一家人,一个心地往好日子路上奔。

  “你不知道他对我有多好!”说起丈夫,乔光美眼睛一下子亮了,露出了难得的甚至是羞羞的笑容。她说,虽然是半路夫妻,可张岐山看她重得很,知道她刚来北方生活不习惯,就加班加点多挣钱,给她买回最好的大米,给她买各种好吃的,让她不再想家。知道她身体不好,就尽量不让她多干活,有一口好吃的,都省着拿回家,给她和女儿吃。她刚来北方时,不会煮玉米粥、小米粥,经常是按照蒸大米饭的做法,把一锅粥熬糊。在面粉厂打工回家的他明明又累又饿,却会笑嘻嘻地说,媳妇儿,粥糊了,有香味儿呀,然后狼吞虎咽地把饭吃完,从来不说一句埋怨她的话。结婚9年,他们从来没红过脸,从没吵过架。知道她一直想回娘家看看,就是因为日子紧,她从来没有说出口,他就对她说,他得多挣钱,和她一起回趟娘家,让她的老母亲放心。

  说这些话的时候,乔光美的脸上一直带着那种恬淡、幸福的笑容。说完这些,她沉默了,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当中。

  

  再也等不到他回家了

  乔光美说,丈夫在一家面粉厂工作,劳动强度大,有时干一天活儿累得腰酸背痛,而回到家,却从没喊过一声累。看到他有时端碗吃饭时手都在抖,她会心疼地让丈夫躺在床上,给他按摩按摩。每逢这时,他又会心疼她累着,就说不累不累,你也赶紧歇会儿吧。

  丈夫是个很爱闹的人,每天下班回来,刚到家门口,他就大嗓门喊:“小乔,我回来啦!”有时还逗她,就喊:“老乔,咱到家啦!”有时厂子里加班,如果加班晚了,他就会打电话,说:“别等我了,睡吧。”

  “三年前,她下班回家的路不上,为了救落水的女孩,掉入冰窟,沉入坑底。如今,我再也等不到这个人回家了。”乔光美幽幽地说了一句,隔着窗户往大门口望了一眼,泪水,已经流了下来。

  

  好想永远在梦中

  乔光美不识字,她哽咽着对记者说了最直白的四个字:“我好想他!”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她说,丈夫去世,她五天五夜粒米未进,生活的打击让她患上了心脏病、肾病、高血压。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他走了,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想出去工作,可身体不允许,她就恨自己不争气。白天,她拾掇拾掇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邻居聊聊天,一天就打发过去了,可到了夜深人静时,她就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有时会下意识地侧耳听着门口,觉得他会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睡不着了,她就会跑到他牺牲的那个废水坑边,在心里深深地呼唤他的名字。三年了,她说,她经常做梦梦到他,他笑嘻嘻地站在她跟前,一伸手,他就不见了。她说,好想永远在梦中。

  乔光美说,丈夫很爱两个女儿,那也是他的希望。他牺牲前,都是他教孩子们学习,他牺牲后,大女儿学习成绩下滑很厉害,甚至想辍学打工,现在上初二了,学习成绩又上来了。二女儿才10岁,省城一所私立学校赞助让孩子在那儿免费上学,成绩也很好。

  “希望他在天堂不要太累,我要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人,让天堂里的他放心!”乔光美抬头看了一眼窗外。院子里,有她在2012年春天栽下的一棵柿子树。明媚阳光里,那一树的叶子爆出了春的气息……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