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4月03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爽

  魏青

  虽然清明节未到,但是许多市民依然利用周末假期,冒着小雨提前来到墓园祭扫。大多数市民选择“文明祭扫”,用鲜花和音乐代替了焚烧纸钱纸币。同样,合罗山墓园也少了些烟雾缭绕的景象,在鲜花的点缀下,显得空气更清新,树木也更翠绿了。(3月31日《珠海特区报》)

  清明祭奠先祖,一改以往的焚烧纸钱纸币等的习惯性做法,更多的人选择了用鲜花和音乐祭奠先人,不仅显得文明和清爽,而且让空气免于污染,更少了山林着火的危险,一举多得,值得提倡。

  其实,多少年来,每到清明祭奠先人,一些人总认为焚烧冥币纸钱和鸣放鞭炮等才能够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尊重,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封建迷信的祭祀活动在新社会的文明呼唤下,早该改改了,否则就是一种现代文明下的愚昧无知,不仅是落伍的表现,也是思想僵化的体现。

  但是,文明祭祀,也不能将流行的伪文明偷梁换柱到祭祀中,在一些地方,今年祭品市场又出现不少与时俱进的“新潮品”。以WIFI路由器,“马上体”冥币、冥间证件套装为代表的新祭品,吸引了不少眼球。祭祀文化应该是严肃的,应避免庸俗化。和焚烧冥币的浓烟,震耳欲聋的鞭炮,喧嚣的祭祀相比,安静和文明的祭扫显得特别难得。岂不知,长眠于地下的老祖先和先贤贤德,早已经习惯于安静的享受,平静地追思才是对逝者最恰当的尊重,才能达到谨慎的意味,才能体悟出点点滴滴的生命感叹和感动。

  清明寄托哀思与缅怀,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在清明节这个蕴含浓浓亲情味道的节日里,让我们感恩生命,感恩岁月,感念先辈,追思孝道。文明祭奠,发自内心地感念先辈们的艰辛,传承先人美德,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感恩和孝道。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