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升
3月22日是星期六。这天中午11时许,秦皇岛市山海关公安分局东大街派出所民警田立柱正在单位值班,此时,两位50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田立柱快步迎了上去。经询问,两人是兄弟,大哥叫刘舒华,今年59岁,弟弟叫刘舒伟,今年56岁,他们从辽宁省凤城市来山海关,是为了完成母亲的一个遗愿——寻找失去联系多年的舅舅。
“我舅舅叫常某,今年90多岁,家住山海关城里东7条16号,由于多年来一直没有联系,现不知是否还在此居住,也不知道老人是否还健在,希望警察同志能帮我们哥俩找一找。”从大哥刘舒华期盼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寻找舅舅的急切心情。“两位大哥,不要着急,现在我就带你们去……”说话间,田立柱把哥俩请上警车,直奔辖区东7条16号。
然而,因近几年山海关区改造和拆迁,当他们来到东7条16号旧址时,已经人去屋空,当年的草坯房也已变成了四合院。经向周围邻居询问得知,常某早在3年前就搬走与儿子同住了,但具体地址不详。看着老哥俩焦急的样子,田立柱安慰道:“两位大哥,他们只要还在山海关居住,我们就一定能找到。”田立柱回到派出所打开电脑,很快便查到了老人的儿子常某某在山海关南园一段的住处,这让老哥俩兴奋不已。虽说此时已到了午饭时间,但为了能够早些让他们相见,田立柱又带上老哥俩直奔南园一段。
“这真要谢谢田警官啦……”刘舒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到那一打听,令人失望的一幕又出现了——常某某一家于去年搬到秦皇岛市海港区居住了。
“看来是找不到了,那我们只好先回去了。”大哥刘舒华有些失望地说。
“大哥,我再和海港区公安局那边联系一下,肯定能找到你们的舅舅。”田立柱掏出手机,向在海港区公安局工作的多个同事发出了“寻人启事”。
很快,一位在海港区公安局白塔岭派出所工作的同事回电话说,居住在该辖区美岭小区的常某,是去年从山海关迁入的,体貌特征以及年龄和他们要找的人极为相似。
得到这个消息后,让千里寻亲的老哥俩又喜出望外。
“上车,我们一块去见舅舅。”在海港区美岭小区,已接到电话的常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早已等候在楼下。
警车一路飞奔而至。
“舅舅,我是舒华;舅舅,他是舒伟,我们来看您来了……”说话间,多年未见的舅、甥相拥而泣。
“快30年没和舅舅见面了,今天我们哥俩特别高兴,也完成了我母亲的遗愿。”大哥刘舒华兴奋地说。弟弟刘舒伟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了,田警官,要不是你,这次我们还见不到舅舅……”老哥俩双双拉着田立柱的手道谢不停。
得知事情经过的常某也非常感动:“你们全都上楼,我让老太太给你们做饭吃……”此时已是当天下午2时多。田立柱婉言谢绝了他们的邀请,又快速回到了派出所。
3月25日早晨,90岁高龄的常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山海关公安分局,将一面书有“人民卫士、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分局领导手上,以此表达对民警田立柱的感激之情。分局政治处在26日,又收到了刘舒华、刘舒伟哥俩从辽宁省凤城市用快递寄来的一封感谢信。该感谢信,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田立柱一心为民、亲民爱民和对工作高度履职尽责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山海关公安分局这支亲民、爱民队伍的无限信赖和无比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