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田
孙女今年六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充满幻想。
她非常喜欢听故事,整天缠着要我讲。在我讲的故事中,她最爱听牛郎织女的传说。
“爷爷,那银河深吗?”
“很深,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无法蹚水过去。”
“他们为什么不找一条小船呢?”
“天上没有船。”
“银河很宽吗?”
“很宽。”
“织女的孩子喊他们的妈妈,妈妈能听见吗?”
“听不见,因为离得太远,加上银河水流淌的哗哗声,淹没了他们的喊声。”
“那你领我到外边看看银河有多宽,他们到底离多远。”
走出楼房,展现在眼前的是,灰蒙蒙的夜空中几颗时明时暗的星星,看不见银河。
走上街头,依然是灰蒙蒙的夜空,几颗稀稀落落、时明时暗的星星,仍然看不见银河。
“走,咱们到郊外去看。”
拗不过孩子的执着,我们开车到了郊外旷野。天大了,灰蒙蒙的星星又多了些,但仍然看不见银河。
她满脸的失望。
“不要紧,等到农历七月初七,他们会到鹊桥相会,那时候,咱们会看到他们,还可以去葡萄架下听他们说话。”我安慰孩子。
孩子是认真的。她掰着指头数日子。终于,七月七到了。早晨一爬起来,她就去看小区院子里树上的喜鹊是不是飞上天架桥了。还好,喜鹊不在。好容易等到晚上,天上有云,看不见星星,看不见银河。
孩子拉我到一个葡萄架下,要听听牛郎一家说话。结果可想而知,听不见的。倒是落下的几滴小雨帮我解了围——“他们见面了。你看,他们激动得哭了,这雨滴就是他们的眼泪。”
孩子信了,虽有缺憾,但也有一些满足。
孩子睡了,嘴边时时露出一丝笑意。也许她在梦里为牛郎织女一家的团聚庆幸。然而我却心情沉重,难以入睡,思绪万千……
牛郎织女的故事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 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 ,不以服箱......”至今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几句诗歌经历了多少代人加工、再创作,融入了人们的善良、情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感天动地,也感动了无数人的凄美故事。
我听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儿时在故乡的打麦场上。举目望去,湛蓝的夜空中,白茫茫的银河神秘莫测,牛郎星、织女星和牛郎挑着的箩筐小星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让人遐想无限。才几十年,那星光竟然看不清了。
人类经历了猿人、智人、现代人的进化,在地球上生活了300多万年;中华文明也有5000多年。先人留给我们的是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肥沃的土地。然而当代人——有着空前的智慧,空前的能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但,同时也污染了水源、污染了空气和土壤,就连那神秘无垠的银河也被雾霾所淹没!
除了财富,我们要留给后人什么,他们能在这个星球过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里还有没有神秘的银河?
我汗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