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12月05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放假安排
没有最完美只有“最民意”

  话题:

  全国假日办11月27日0时开始在人民网等网站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以单项选择题调查问卷的形式公开征求意见。三个方案中两个方案取消“十一”七天长假,一个方案保留。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7家网站推出了网络调查问卷,截至12月2日0时,从网站的投票占比情况看,多数网友选择方案三。与现行放假方案比较,方案三与现行方案最为接近,即,保持春节和国庆节这两个通过调借周末而形成的7天长假,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这5个1天节假日则有条件地拼假。方案三与现行方案相比,区别在于:这5个1天节假日如果逢周三时不拼假不调休。          (12月2日人民网) 

  A

  跳出假日看

  假日方案安排

  

  毫无疑问,对于群众争议很大、期望颇多的国人法定节假日调休方案,出台前再次征求民意,显示了有关方面积极开门纳谏的胸怀,尽可能促进假日方案科学合理地制定。

  但就有关新闻跟帖和现实群众反映来看,群众对这三个备选方案,几乎一边倒的不买账,意见很大。有的网友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些方案与以往的休假安排比,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梳理人们对以往节假日尤其是今年的节假日吐槽,不难发现,最令国人不满的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挪假式”假日太多;二是长假太少,而且仅有的十一、春节长假又相隔太近;三是国人可享受的实际假日数量,总体还是比较少。

  就此而言,此次公布的三个备选方案,A方案虽然有效克服和避免了“挪假式”假日,但却让长假进一步减少,而且实际上也并没有增加国人的假日总数。B方案对以往“挪假式”假日有所修正,但仍没有走出“挪假式”假日的套路,其他方面与A方案存在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而C方案中,除了“挪假式”放假方式稍有改变外,其他与以往假日安排,基本如出一辙。

  由上可知,人们对此次公布的假日方案仍旧不满意,固然有不少众口难调的成分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这些方案,在就具体假日的安排而安排思维支配下,一些天然的短板依旧,如假日总天数不变等。而要有效避免这些短板,让人们不再苛刻计较于法定假日的安排细节,就要跳出假日看假日方案安排,并以扎实落实年带薪休假制度为前提和调和药引,让人们相对自由地设计自己的具体休假方案,切实有效提高了人们休假的自由度、实用度、科学度和舒适度,假日安排方案才尽可能有最大公约数。也只有如此,众口难调的假日安排争议才会消退或缓解,假日安排才能尽早落地。(余明辉) 

  

  

  B

  基础带薪休假不妨

  直接纳入法定假日

  

  相比之前网上流传的多份网友自制放假安排时间表,公开征求意见的这3套调休方案,明显减少了黄金周的数量,最多只有两个;小长假则根据节假日的日期不同,或有或无。截至当前,保留国庆黄金周的方案支持率最高。此外,网上出现最多的声音还是要求延长春节假期,以及恢复五一黄金周。

  众所周知,带薪休假在很多用人单位名存实亡,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带薪休假能够得到很好落实,大家对于怎么放假也就不会那样关注。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记为累计工作时间。换言之,无论一个人在现在的单位工作了多久,只要实际工作时间超过1年,就应享受至少5天的带薪休假。对照规定,除去工作不满1年者,不能享受带薪休假的其实少之又少。

  既然大多数劳动者都有权享受至少5天的带薪休假,而他们又因种种原因事实上享受不到,那为什么不能把这5天带薪休假纳入法定假日统一放假呢?当然,这5天假期可以跟其他法定假期有所不同,比如规定累计工作未满1年者暂不享受。此外,又因为法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带薪休假,所以,由5天基础带薪休假演化而来的法定假期,最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要么延长春节假期,要么安排暑期休假。

  将5天基础带薪休假直接纳入法定假日,不仅能让带薪休假得到基本落实,还能根本解决放假调休捉襟见肘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有关部门不妨进行认真研究。(舒圣祥) 

  

  C

  假日方案

  应反映真实民意

  

  近日,全国假日办提出3个放假安排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无疑最终哪个方案胜出,“中国式休假”成“中国式假休”的现象都将得到改变,凑来凑去的放假模式将不复存在。

  只不过,诸如孟非“春夏秋冬四季各安排一个长假”的方案,之前也曾获得过大量支持。取消“五一黄金周”,已经让很多人的休假权利受损,对那些眼巴巴指望着长假才能休息的人来说,依然对黄金周有着严重依赖。事实上,保留“国庆黄金周”的方案,支持率也是最高的。如果有恢复“五一黄金周”的方案,或者有“春夏秋冬四季各安排一个长假”的方案,会不会支持率更高,谁也说不清。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放假安排方案,或许本就不存在。相比现行放假方案,这3个征求方案会不会让更多人满意,是更高明一些还是更差劲一些,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满意或失望,全国假日办为此多次征求民意,本身值得肯定。自10月份全国假日办在多家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因为迟迟没有下文,假日办会不会“打开门来纳意见,关起门来定方案”曾经成为普遍的担忧。

  所以,针对具体的放假方案,给出不同的选择,再次征求民众的意见,非常有必要。通过公开征求民意,最大程度平衡不同群体意见,不再代民做主而是真正让民做主,无疑是当下调整放假制度安排的最佳选择。挪假也好,不挪假也罢,减少长假也好,增加长假也罢,原本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不同的主张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的博弈,关键是政府部门如何统筹决策,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

  在相当程度上,没有最完美的调休方案,只有“最民意”的调休方案。即使最终的调休方案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至少也会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会有“被决定”的不满。  

  (邢进葆)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