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图 梁月稳 张海菊 杨振宇
不该发生的故事
近年来,富岗公司生产技术服务部的技术员经常走村串户,推广《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义务为果农进行技术服务,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赞扬。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也难免碰上不愉快的事,发生不该发生的故事。
邢台县有个军刘庄村,村里有个果农外号叫刘二愣。刘二愣少年时期就天不怕地不怕,是周围村有名的孩子王。有一年,黄鼠狼偷他家的鸡,被刘二愣一把摁住。黄鼠狼扭头咬住了刘二愣的手,二愣张嘴就咬住了黄鼠狼的头。一直把黄鼠狼咬死才松口。村里人知道后,给他送了个外号刘二愣。
1995年,刘二愣和村里的十几户村民在承包地里种上了苹果树,由于管理不到位,苹果产量低、质量差、收益少。后来,他们从报纸上、电视里看到内丘县岗底村的苹果卖100元一个,每亩苹果树收入近2万元。于是,他们就托人从富岗公司生产技术部请来了两名技术员,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
2000年5月的一天,两名技术员来到军刘庄村后,先到果园查看了一番。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员把他们十几户召集起来,进行技术培训,果树应怎样修剪,怎样拉枝刻花,什么时间疏花疏果,什么时间浇水追肥,技术员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当时,正赶上给苹果套袋的季节,技术员就给他们讲,苹果套袋后不仅能有效减少农药污染,预防病虫危害,更重要的是能使果皮细腻亮洁,着色均匀,色泽艳丽、美观,提高商品价值,增加经济收入。听说套袋有这么多好处,他们都当场表示今年就开始套袋。
富岗公司生产技术服务部的两名技术员立即打电话,叫人送来了10万个苹果袋。在苹果园里,技术员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套袋,直到他们学会为止。技术员再三嘱咐他们,根据《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套袋前必须喷施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菌剂清理果面,以防病虫害在袋内滋生,无法防治。但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套袋前千万不能使用,必须使用时,也要等到套上袋以后,以免使果面产生药害,影响果品质量。
富岗公司的技术员走后,军刘庄村的果农就各自回到自家果园里,准备给苹果套袋。刘二愣发现自家果园里的苹果树有一些叶子发黄,而叶脉却是绿的,形成网状,他就跑到镇上的生产资料门市部去咨询。门市部的老板告诉他,那是苹果树缺铁造成的,回去喷施一遍硫酸亚铁,保证黄叶变绿叶。
把硫酸亚铁买回来后,刘二愣打算在套袋前,把杀虫剂、杀菌剂和硫酸亚铁掺到一起喷施,这样又省工又省力。可是他一想,技术员说过套袋前不能喷施硫酸亚铁,但硫酸亚铁是微肥,又不是毒药,能有啥事?喷了再说。喷完药,套上袋,刘二愣就等着收苹果了。
4个月过去后,到了给苹果摘袋的时间。刘二愣把袋摘下来一看,差点晕了过去。原来,苹果果面上布满了斑点。偏巧邢台县有一个生产苹果袋的小老板,因富岗公司不用他的工厂生产的苹果袋,双方产生了隔阂。一听说刘二愣用的是富岗公司送来的苹果袋,马上找到刘二愣家挑拨说,这是苹果袋质量差造成的,让他们赔偿。刘二愣本来就在气头上,也没多想,就把账记在了富岗公司头上。
先前,富岗公司与军刘庄村的十几户果农有约定,只要苹果达到富岗公司的质量标准就按公司价格收购。当公司的车来到军刘庄村拉苹果时,被刘二愣截住了不让走,非要富岗公司赔偿损失不可。乡亲们看不上眼,对他说:“俺们也是用了他们的袋,都没事。你的苹果出现斑点是打硫酸亚铁造成的。”刘二愣的愣劲儿上来了,谁劝也不顶用,有人就背地里把他哥找来,说明了情况。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刘二愣谁也不服,就服他大哥。一见大哥来了,刘二愣心就虚了,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果为媒
2008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富岗公司生产技术服务部的经理杨双奎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唐山的一个陌生号码,这几年来经常有外地的果农向他咨询《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的情况,杨双奎就接了起来。
“你好,我是唐山迁安市林业局,听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说你们给苹果套袋好几年了,今年我们也想给苹果套袋,但是不知从哪里买袋,请帮忙。”
一听说是李保国教授介绍的,杨双奎心里感到近了许多,忙说:“我们都是从泊头购买的纸袋,那里有好几个生产厂家,质量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
对方又说:“那你能详细介绍一下吗?我们是第一年给苹果套袋,心里没底。”
杨双奎沉思了片刻,说:“我们最近准备去泊头订货,到时候给你打电话,咱们在那里见面,一起订货。”
对方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咱们在泊头不见不散!”
一个星期后,双方在泊头见面了。经介绍,那天给杨双奎打电话的是迁安市林业局主抓苹果生产的副局长老黑,黑局长与杨双奎一见如故,两人从京东板栗谈到富岗苹果,从树苗栽培谈到后期管理。当谈到《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时,黑局长如获至宝。他说,迁安市有上万亩苹果,已进入盛果期,由于管理跟不上,苹果产量低、品质差,卖不上好价钱,果农收入上不去。为此,唐山市委、市政府每年拨给林业局资金,专门用来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黑局长见到杨双奎,就像见到了救星,再三恳请杨双奎到迁安,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杨双奎请示公司领导后,爽快地答应了。
大约过了一个月,杨双奎带着富岗公司生产技术服务部的技术员,如约来到迁安市林业局。黑局长陪着杨双奎他们走乡串村,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
在张庄村的果园里,杨双奎发现苹果树上有许多苹果棉蚜,就问果农为啥不打药除治?果农回答说:“俺也不知道这叫什么虫,好几年前就有了,打药也治不下去。”杨双奎告诉他说,这叫苹果棉蚜,专门吸食树体液汁。因为虫体外有一层蜡质白絮状物体,一般农药杀不死。杨双奎向他推荐了两种杀虫药,并保证一打见效。
赵庄村有300亩苹果树,已进入丰产期,可每年除了树尖上有几个苹果外,其他地方不开花不结果。杨双奎一打听,原来这些苹果树都是靠自然生长。树堂内徒长枝太多,不通风透光。杨双奎向果农传授了拉枝、扭梢、环割技术,并亲自示范。他对果农打保票说:“如果按这些方法去管理苹果,明年保准是满树花满树果。”
当来到小王庄村时,果园里的果农正在给苹果套袋。杨双奎见他们套袋的方法不对,就告诉果农说:“套袋前要用手先把纸袋撑开,不撑开直接套上去,纸袋紧贴果面,容易烧果。”并手把手教果农套袋,直到他们掌握了要领后才离去。
一连几天,杨双奎和技术员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为果农讲管理、传技术,有时回不了市里,就住在村里老百姓家。杨双奎心里想,整天这样跑来跑去,太费时间,不如把果农召集到一起,进行现场培训。黑局长立即让局里下通知,在小王庄村召开果农会。
林业局通知了60名果农,结果一下子来了300多人,果园旁的公路上,停满了小汽车、拖拉机和三轮车。唐山市电视台也专门派来记者录像。从上午9点开始,杨双奎根据《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从整地、选苗,到修剪、治虫,从施肥、浇水到刻芽、拉枝,整整讲了3个小时。有的果农听不明白,他就现场做示范;有的果农提出问题,他当场解答。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参加培训的果农还不愿意离开。
第二年秋天,到了苹果采摘的季节,黑局长给杨双奎打电话报喜说,通过上次的技术培训,果农们在苹果管理上大见成效,预计苹果总产值能比上年增长一倍。
后来,杨双奎应邀又去了几次迁安市,不管到哪个村,果农都把他当亲人。特别是黑局长,和杨双奎成了好朋友,经常打电话问候,逢年过节还发短信祝福。每当提起这些,杨双奎总是说,俺是沾了苹果的光。
若欲取之 必先予之
中国有句成语,叫“若欲取之,必先予之”。这跟果农种苹果的道理一样,舍不得施肥结不了果。《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中,有4道工序是关于施肥的,可见苹果施肥的重要性。
记得1988年,岗底村村民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村后山有70亩苹果树,果农对果园投入很少,基本上不施肥,一亩苹果的产量最高超不过750公斤。
第二年,村委会通过关系从邢台市供销社购来了5吨美国进口二铵,按每棵苹果树2公斤分给果农,当时不收现金,等秋后村民交苹果时扣除。当时在市场上,有两种化肥非常紧缺,一种是日本尿素,一种就是美国二铵。有不少果农舍不得给果园施二铵,偷偷拉到东部平原地区高价倒卖了。
村委会发现这个问题后,专门成立了三人督查小组,每天到各个果园巡查,看看果农施二铵了没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倒卖二铵肥料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施二铵还是没施二铵,头两年从果园里看效果不太明显。到了第三年,凡是施二铵的果园苹果树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亩产达到1500多公斤。没施二铵的果园苹果树长势很弱,产量还是500公斤左右。随着苹果销售价格的提高,收入差距拉大了。尝到甜头的果农对果园投入更多了,吃了亏的果农也转变了观念,加大了对果园的投入。
到了1998年,河北农大村果专家来村里搞技术培训时说,果园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降低苹果质量和产量,建议果农多施农家肥。专家的话一出口,果农跟着走。农家肥就成了香饽饽。果农们起早贪黑掏茅稀,一担一担往山上的果园里挑。本村的茅稀掏完了,就深更半夜到邻村去“偷”。后来有人到外县养鸡场和养猪场买鸡粪和猪粪,一车一车往果园拉。由于果农施肥多了,再加上精心管理,到了2000年,苹果树亩产都达到了2500公斤左右,收入上万元。
2004年,《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实施后,果农在果树施肥上更加科学了。产0.5公斤果,要施1公斤农家肥或者0.5公斤有机肥。富岗公司还根据村里的土质和苹果的品种,让生产有机肥的企业生产出一种富岗苹果专用肥。果农还推广了叶面喷施钾肥、穴施微肥(硼、锌、铁)等。做到了苹果需要多少营养施多少肥,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肥。没有肥树不壮,树不壮开不了好花,没好花就结不了好果。岗底村一亩苹果能收入18000多元,最贵的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
给苹果树施肥的位置和深度,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情况下,环状、半环状适合施于幼树。条沟、穴施、放射沟施肥法以及全面撒施法,多用于成年树,施肥深度一般为40厘米左右,随着树冠扩大,施肥范围和深度也要相应增加,以施在根部主要分布层为宜。
在施肥过程中,果农还总结出不少谚语:三月促春梢,氮肥最重要;六月成花芽,多施磷和钾;秋后施基肥,来年发得美;施肥一大片,施到吸收点;微肥跟得上,树体才能旺。
一叶知秋
内丘县岗底村的果农,每年7、8月份,都要从自家果园里采摘一些苹果树叶片样品,交到富岗公司生产技术服务部,这项制度已经坚持了10年。
2001年,岗底村果农杨老汉的苹果树得了一种怪病。一开始,绿色树叶变成了淡绿色,接着又变成了淡黄色,后来又变成了黄色和白色,而叶脉仍然是绿色,形成网状。杨老汉请来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员会诊,也没弄清这是啥病。
正当杨老汉一筹莫展时,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带领学生来到岗底村实习,杨老汉好像见到了救星,立即把李保国教授请到果园。李教授一看,马上肯定地说:“这是缺铁造成的。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再过一段时间,叶脉的绿色也会逐渐消失,使整个叶片变成黄色和白色,最后脱落死亡。”
刚开始,杨老汉并不完全相信,就问:“你怎么一看树叶就知道是缺铁呢?”
李教授解释说,由于苹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庞大,树体贮藏营养物质多,营养元素敏感,所以果树肥料吸收状态与缺素症,首先在叶片上呈现出现,这就叫一叶知秋。
接着,李保国教授又列举了苹果树缺铜、缺锌、缺钾等在树叶上的表现。缺铜时,新生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叶片发白,枝条弯曲,树顶生长停止导致树体枯萎。缺锌时,新生枝条上部的叶片狭小,形成簇生小叶,叶片从新枝基部逐渐向上脱落,形成光杆现象。缺钾时,老叶和叶缘先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
听完李教授的讲解,在场的其他几位果农忙说,他们家的果园里就出现了这种现象,赶忙问李教授该怎么办。
“缺啥就补啥。”李保国教授指着杨老汉的果园说,这里需要补铁。有三个办法:一是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二是叶面喷施0.3——0.5%硫酸亚铁,适当补充铁元素;三是给树干注射0.1——0.15%硫酸亚铁溶液。如果使用这些方法,保证药到病除。
李保国教授对在场的果农们说,治不如防,再好的刀枪药,也不如不拉口。如果提前对叶片进行营养分析,诊断出潜在的养分缺乏及叶片矿物质养分总的平衡状况,然后实行配法施肥,就能预防病害的发生确保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李教授的提议,富岗公司当即做出一项规定:每户果农在7、8月份,采摘树冠外围中部各方向当年生长枝条中部生理成熟的健康叶片,每棵树取5片,每个果园采摘25棵组成混合样品,交到生产技术服务部进行检测分析,诊断果树营养状况,缺啥补啥,提前预防。从此以后,叶片营养分析不仅成了岗底村果树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被写进了《富岗有机苹果128道生产工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