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胜男
吸毒,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神秘、陌生和恐怖,但对于保定安新县的姑娘柳夏,却意味着痛苦和后悔。
柳夏(化名)今年21岁,是个有着一双明亮眼睛、性情温和的姑娘。几年前,父母的离异使柳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初中毕业后就没心思再上学,而是辍学在家。不管父亲怎么劝她、说她,她再也没有跨进过校门一步。后来,父亲经人介绍又结了婚,柳夏心里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亲妈走了,只剩父亲这一个亲人疼她,现在父爱又被分走一半,巨大的落差令她很失落。虽然继母再三表示友好,但正处叛逆期的柳夏根本不把这当回事,而是将自己封闭,甚至想逃离这个“伤心地”。
这时,看到有些同龄人到保定打工,回家后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柳夏很羡慕,于是决定也和他们一样到保定打工,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养活自己,“我已经长大了,我不需要他们的关心,更不需要他们的庇护”。
三年前,柳夏跟着邻居家的一个姐姐来到保定。姐姐在一个酒吧上班,就介绍柳夏到酒吧当起了服务员。
在灯红酒绿的酒吧里,柳夏渐渐迷失了自己。她看到每天一有时间,姐姐就和一群男男女女出去潇洒,听说是去“溜冰”,觉得很神秘,总想一试。经过几次“申请”,姐姐带着柳夏来到一个出租屋。看到几个和她年龄相仿的青年都在“享受”,禁不住诱惑,她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溜冰”。有了第一次,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柳夏慢慢上了瘾,而且欲罢不能。“溜冰”的日子醉生梦死,柳夏再也没有心思工作,最后竟把工作辞了,整天和那群人混在一起。
因为警方的打击,只有二十来岁的柳夏已经进过两次拘留所,第三次被查到的时候,柳夏被送到了石家庄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
来到戒毒所后,柳夏的父亲几次三番从安新乘车来石家庄看她,给她带来钱物、疼爱,还有继母的关怀。“以前没觉得,这几次爸爸来看我,我感觉他老了很多,白头发似乎是一下子多了很多。”以前觉得父亲就是一座不会垮的山,但看到父亲日渐显老的样子,柳夏心里很自责,“我这个女儿不但没有好好地照顾他、孝顺他,还让他一趟一趟这么远地跑来看我,为我操心,真是不应该。”
自去年初来到戒毒所,柳夏接受了规范的戒毒治疗,慢慢戒掉了毒瘾,很快就可以回家了。“一年的戒毒时光,改变了我很多不良习惯,身体和精神状态好多了。现在,我就想着戒毒结束后回家找份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断绝和那些人的联系,而且要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柳夏坦言,毒品噩梦远去,她现在就想赶快回家,因为继母已经为她生了一个小妹妹,她回去了要努力尽好做女儿、做姐姐的责任。
因为父母的离异,自以为失去了所有的爱,柳夏迷失了。现在,她发现,其实她从来没有失去过父爱,只是父爱很深沉,她在那个叛逆的年龄没有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