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1月28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染血的家书

  杜自霞

  刚哥一直是二婶的骄傲。小时候他学习成绩倍儿棒,一直是三里五乡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后来,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回省城找了工作,还娶了漂亮媳妇。因为岳父大人位高权重,刚哥也很快在实权部门谋上了要职。二叔走得早,是二婶辛辛苦苦把刚哥拉扯大的。见刚哥混得不错,二婶很知足,常常会从睡梦中笑醒。

  刚哥一再要接二婶去城里住,可二婶怎么也不肯,她在乡下住惯了,怕去了不适应,怕招儿媳妇嫌。刚哥也就不再勉强了,隔三差五就会开着小汽车回家看看,捎回来一些猴头燕窝、冬虫夏草之类的贵重东西。二婶问他是什么,他笑笑说,都是滋补身体的,这些东西城里有很多,不值钱的。还给钱,一给就是厚厚的一摞。二婶不要。刚哥说:“钱是什么?钱就是纸!趁您现在还能吃能喝的,好好享两天福,现在儿子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有了孙子,二婶再也推辞不掉了,只好拎上小包裹,住进了刚哥家。其实,去了也不需要做什么,刚哥找了保姆,只是把宝贝儿子留给保姆一个人不放心罢了。

  去了,二婶才知道刚哥有多忙。他常常天不亮就走了,到半夜才回来,有时候还喝得酩酊大醉的。晚上,经常有客人找上门来,都拎着大包小包的,烟啊酒啊什么的,还陪着满脸拘谨做作的笑。有的把东西留下就走了,有的则执意等着,等到刚哥回来,与刚哥嘀嘀咕咕老半天。

  二婶看见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不舒服。终于,她逮了个机会问刚哥:“都给你送东西是怎么回事?咱不稀罕这些。”刚哥笑着说:“都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我也常常给他们送呢,这些东西不值钱。”二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一般情况下,刚哥会见客人时,二婶都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回避。她想,自己一个乡下老太太,也插不上什么话,不要给儿子丢脸就好了。那天晚上,刚哥刚进家门,就有人来找。二婶出来为哭闹的孙子找玩具,正看到来人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往儿子的口袋里塞,儿子半推半就地接受了。那一夜,二婶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二婶背起自己的小包裹就回老家了,刚哥怎么拦也拦不住。

  三天后,二婶在家乡的小镇上出事了。在乡邮政所门口,二婶被迎面开来的小汽车撞了。人们从二婶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是写给刚哥的。

  刚子:

  妈是实在不愿意看到你再犯错误了,妈才坚持回家的。妈想眼不见心不烦啊!可是回来的两天里,妈夜夜做恶梦,睡不着。妈是在为你担心啊!

  刚子,咱现在不缺吃不缺穿,过到今天多不容易啊,可千万不能因为“贪”字自毁了前程啊……

  刚哥手捧被鲜血染得殷红殷红的家信,放声痛哭。

  料理完二婶的后事,刚哥走进了反贪局。他怀里,揣着那封染血的家书。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