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1月28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平安创建 燕赵百姓乐享太平
——2012年我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之三

  本报记者 曹永学

  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影响着经济发展环境。

  围绕平安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认定标准》,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等方面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近年来,共对427个重大项目实行省级挂账督办,对93个存在稳定风险项目叫停或暂缓实施。2012年,131个省挂牌督办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全部按期整治完毕。

  我省实施的《设区市社会稳定指数评价办法》,将可防性案件、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等12个方面、52项内容纳入评价范围,每月对各市进行考核,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

  平安的感受就在群众身边。全省通过开展“燕赵一号”、“街面亮剑”等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两抢一盗”等突出犯罪明显下降,2012年,抢夺案件比上一年下降16.4%、绑架案件下降18.4%、诈骗案件下降14.1%,群众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

  我省将平安创建融入市场运作,治安保险应运而生。在省保监局、省人保公司和省综治办的联合推广下,我省治安保险产品已增至11种,累计承保农户501万户,保险金额665亿元,赔款1476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共赢。唐山市丰南区按照个人出资一半、财政补贴一半的保费承担方式,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0余万元,使投保户享受双倍保额赔付。目前,该区村(居)和居民户参保率分别达到100%、70.9%。治安保险与治安管理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2012年1至10月,该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9%、12.5%。

  按照河北省社会治安科技防范第二个五年规划,各地以科技为支撑,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全省城市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平安互助网建设达到100%。以视频监控网、治安卡口查缉布控网、移动信息核查管控网构成的“天网工程”,更是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沧州市东光县的“治安天网”工程运行不到一年,全县可防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7%,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盗窃农用车、盗窃牲畜等七类乡村易发案件实现零发案。

  全省各地不断丰富平安创建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平安创建活动,建成了一批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和平安企业。

  邯郸市大力推行“五个延伸”,按照“一村一个警务室、一名治安管理员”的要求,在全市5678个农村全部建立警务室,指导村民开展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开展代办证件等便民服务,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邯郸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5%,民转刑案件下降18%。

  石家庄市区建设了110个综合警务服务站,近3000名警力屯集街头,24小时巡控在街面,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提升了社会面防控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衡水市在农村广泛开展“星级创建”活动,用星级创建量化细化的方式,吸引农村干部群众投身到平安建设中,初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平安创建模式。全市有83个乡镇建成星级平安乡镇,有3795个村建成星级平安村,分别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1%和村总数的76%,星级平安家庭超过了80%。

  如今,“平安是福,我要平安”的观念已经在燕赵大地深入人心,人们也在平安创建活动中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太平。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