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1月21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柏粮诚信故事(五)
  图为尚金锁深入田间调查粮食生产情况。
  图为柏粮员工爱惜每一粒粮食。
  图为尚金锁深入农村让农民了解粮食新品种。

  文/图   梁月稳 胡宝鼎 李月巧

  ■ 第六个春节

  尚金锁为了搞科学保粮试验,已经连续五个春节没回家了。

  1982年,春节又快到了,尚金锁买好年货,准备回家过一个团圆年,因为他的试验已大功告成,再不回去真对不起家人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单位和企业都开始放假了。放假前,尚金锁和往年一样,把各个仓库都检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当他查到玉米库时,发现顶层玉米产生结露,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坏粮的危险。他马上把消息告诉给主任,主任一听也很着急。按照书本上介绍的办法,仓库粮食发生结露,一个是倒仓,一个是晾晒。不管是倒仓还是晾晒,40多万斤玉米至少也要捣弄半个月,大家谁也别想回家过年了。尚金锁见主任作了难,就说这事交给我来办,其他同志该放假就放假吧。主任说,你都五年没回家过春节了,再不回大家心里不落意,再说,这么多玉米你咋整?尚金锁说,主任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尚金锁在玉米仓库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连查找了十多遍,终于找到了玉米结露的原因。原来,前些天检查玉米仓库时,有个员工没有把通气窗关牢,导致通气窗被风吹开,致使仓温急剧下降,仓库底层温度上升,冷热相交,形成了结露。原因找到后,尚金锁利用自己过去的研究成果,把仓库顶部的玉米用麻袋垫子和棉门帘盖住,以提高顶层温度,达到缩小温差、使水分均匀自然转移的目的。尚金锁每天测温六、七次,看其变化。

  到了腊月二十八,尚金锁的爱人在仓库里找到尚金锁,拉着他要回家过年,尚金锁说结露问题没有解决,回不去。为此爱人和他大吵了一架。原来,这年冬天,尚金锁的爱人已经带着2岁的女儿在粮库住了一冬,家里只剩下老岳父和6岁的儿子。平时不回去,春节了也该和老人、儿子过个团圆年。尚金锁自知理亏,跟爱人好说歹说,才算平息了爱人的一肚子气。

  尚金锁在粮库度过了第六个春节。他虽然失去了和老人、爱人、孩子团聚的机会,却保护了国家40多万斤玉米。用他的话说,值。

  点评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家家团圆之时,尚金锁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连续6个春节不能回家,他愧对妻儿,愧对父母,唯独对热爱的保粮事业无怨无悔,心安理得。

  “位卑不敢忘忧国”。尚金锁身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仓库保管员,为了保粮试验而连续六载没有回家过年,不是他不牵挂妻儿父母,而是科学保粮的试验让他不能停下来。他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欢乐,却换取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同家人共享的更大的快乐。为了保粮事业,他拼命地工作,既是为了粮库这个“大家”,也是为了给父母妻儿这个“小家”带来更多的惊喜,而这惊喜也是他第6个春节仍不回家过年的最大动力源。

  ■ 吃亏是福

  郑板桥有句名言:吃亏是福。这也是柏乡粮库主任尚金锁经营之道的精髓。

  1993年10月,柏乡粮库同内蒙古库伦旗粮食局粮油贸易公司签订了一笔玉米生意。正在发货时赶上下雨,到了镇内火车站,刚要卸货,负责发货的人一看盖玉米的苫布被人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让人偷走的倒不多,也就几包玉米的样子,可一有口子雨水就往里灌,湿了大约有200多包。于是,车站做了事故记录,被划破的苫布等被留在了货台。

  通知发货单位是处理事故的必经手续。那个库伦旗粮油贸易公司的新经理一接电话,听到“事故”二字打了一个哆嗦,恨不得把电话摔在地上。第二天,就心急火燎地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在火车上,他一个劲儿琢磨,这可能又是一个骗局。他的前一任经理,因为被广东一家公司合情合理地骗去14万元,被撤了职。自己刚上任没有一个月就碰上这事,真算倒霉到家了。

  等到了火车站的货台上一看,新经理傻了眼,铁路、粮库和他自己三方都在现场,割破的苫布、水淋淋的玉米都摆在了眼前,你经理再能辩,还能说出什么。新经理心里明白,按规定,铁路赔偿不了多少,倒大霉的只是自己公司一家,你给人家淋了200多包玉米,人家还不凑点其它理由讹你,到那时候,自己就会重蹈前任之辙,乖乖地下台吧。

  沮丧至极的新经理来到柏乡粮库招待所,躺在床上欲哭无泪。同屋的一位南方客商问明情况后说,这家粮库主任尚金锁是个仁义之人,他爱帮助人,特别是“落难”之人。新经理一想,若果真那样,何不跟人家主任提提要求,让他们承担点损失,起码不至于被撤职呀!

  第二天早晨,在尚金锁陪他吃饭时,新经理嗫嚅地把自己的要求提了出来。只听尚金锁呵呵一笑,说俺只是让你来火车站亲眼看看确实发生了事故,又没说让你包赔损失啊!新经理吃惊地说,那你们不是吃亏了吗?尚金锁回答说,为了咱们双方日后的长期合作,吃亏也是福呀!

  后边的事不用讲了,谁也会猜到双方日后合作经营的情景。

  点评

  包容大度是一种美德,勇于担当更是一种人格魅力。它与精打细算的精明之道共存一身,互为作用,成就了尚金锁的成功之道。

  尚金锁以承担本应对方承担的责任、损失为代价,谋求长期合作之功效,舍眼前之小利,这是充满辨证法的大智慧。要不人们怎么会说“大智若愚”呢?

  ■ 家庭医生

  粮库主任与家庭医生,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柏乡粮库主任尚金锁这里,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1976年,在柏乡粮库当保管员的尚金锁,为了全面把握科学保粮规律,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综合大课题:弄清一年中每月每天的气候变化和虫、霉、鼠、雀危害粮食的关系。尚金锁每天分四次对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雨情,对仓温、粮温、仓湿、粮湿,对虫、霉、鼠、雀的危害,进行详细地观测记录。如果试验有一个数据不准确,那就意味着全局的失败。意味着上千个、上万个甚至五万五千九百九十九个指标全部作废。他只能毫不停顿、毫不疲倦、无所阻挡、无法动摇地坚持。

  1980年8月的一天。粮库警卫室门卫气喘吁吁地到仓库找到了尚金锁,告诉他说,你爱人得了急病,说是中风了,来电话让你马上回去!尚金锁愣了一下,撂下手中的温度计就往外跑,刚跑出仓库门口又折了回来。坚持测完最后几个数据,才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县医院。经医生诊断确定尚金锁的妻子为小型中风,需要输液治疗。尚金锁没让妻子住院,找辆车把妻子直接拉到粮库自己的小屋里,安排妥当后,买上礼物,去找附近村一个熟识的医生。

  就这样,尚金锁在那位医生断断续续地指导下,自己担负起护理妻子的责任,并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按摩。几个月来,他试验一天也没有间断。他的各项数据,依然准确而全面,而他的妻子,居然奇迹般的迅速恢复了健康。

  为了不让家人因生病住院治疗而耽误自己的研究工作,尚金锁还买了一本《常见病治疗手册》,潜心研究,什么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痢疾拉肚,不用去医院,他手到病除。有一次给女儿打针,孩子嫌疼不让扎,闹腾得利害,推针过快,孩子屁股上起了个大疙瘩,后来变成了疮,尚金锁找了好几个偏方,才把疙瘩治下去。从此,尚金锁担负起了家庭医生的责任。

  尚金锁经过6年观测,取得了6万个数据,掌握了科学保粮的规律。他不仅绘制出一套《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图》,也把自己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如今的尚金锁年过花甲,但他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倍儿棒,吃吗吗香。他说,这些都得益于自己所掌握的医疗保健知识。

  点评

  保粮试验不能间断,家里病人需要护理。尖锐的矛盾把尚金锁“逼”上了学医之路,终于取得了“两全其美”的结局。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尚金锁对国家的忠心,也看到了尚金锁对家人的爱心。“两心”集于一身的前提条件是本人不辞辛苦,增添本领,再“长”出一只手来。

    ■ 夜雨星空

  2006年的夏天,是一个炎热多雨的季节,也是柏粮人繁忙的季节。

  今天是丈夫做完手术后的第三天了,虽然是个小手术,但人暂时行动不便。我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回家看看。已经是下午7点钟了,我走出结算室,向西边望望天空,太阳早已下到了山的那边,西边天空上布满了黑云彩,但在黑云彩中间偶尔有红色的彩云。经验告诉我,这样的云天,不出两天就会有雷阵雨。我暗想,如果今晚还是不回家,丈夫他……我还是打听一下天气预报情况吧,以此决定去留。

  天气预报出来了,今天晚上多云转阴,没有雨。

  我像往常一样,结算完最后一笔业务,清算当日的结算数量、金额,等一切完毕,已是晚上8点半了。

  粮库离家骑摩托车要走40分钟,这时路上的行人已经稀少了,天气已没有白天那样热了,还有点闷,夜空中看不到一颗星星,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我加大了摩托车的油门,急着往家赶。

  丈夫在床上趴着,听见我回来,微微呻吟着说:“帮我先换一下药吧!然后再做饭弄吃的。”我望着丈夫疼痛难忍的样子,心里酸酸的。我迅速转过身,默默地为丈夫换药,擦洗。“孩子在邻居家吃了晚饭后,才被送回来,已经睡着了”,丈夫说。儿子在一旁的小床上早已进入了梦乡,嘴角上还留着一颗米饭粒,脸蛋变成了猫儿脸。我轻轻地摸了摸他的额头,眼一热,轻声说:“妈妈的乖儿子,让你受委屈了。”

  “赶紧做饭吃。”我自语一句。

  “饭做好了吗?外边好象打闪呢”丈夫说。

  “轰”的一声雷响,我和丈夫同时向窗外看。

  “你赶紧回粮库去吧,外面的粮垛别让雨淋湿了,路上注意安全,我和孩子不打紧,有事找邻居帮下忙,走吧!”丈夫在催我。

  我心里一紧,望了一眼睡梦中的儿子,对病痛中的丈夫点了点头,匆忙走出门口,走进夜色里。

  路上,风把摩托车刮得一飘一飘的,雨只是零星飘下几点。

  粮库内,灯光里,人影闪动,领导和同事们正在紧张地忙活。不一会儿,大家把粮垛苫住了。这时雨也来了,大家在雨中把绳子绑好,以免苫布被风吹开。仔细检查一遍后,确定没有问题了,大家才放心。

  时间不长,雨停了,风住了,天空布满了星星。我望着星空下一个个湿淋淋的柏粮人,他们不正是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吗?我不也正是其中的一颗星吗?

  (本文作者系柏乡粮库财务科工作人员王彦格)

  点评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

  天上的星星并没有因比月亮发光微弱而放弃责任,千万颗星星就组成了美妙的夜空。即使哪颗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也要把自己的身躯燃尽,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留给人间。

  地上的人们犹如天上的繁星,一来到这个世上,就要挑起社会的担当。为美好的世间奉献全部的光和热。王彦格和她的同事们,也包括重病在床的丈夫,还有猫儿脸的孩子都无怨无悔地担当起柏粮发展的重任,组成了群星灿烂的柏粮星空,这是一幅人世间最美的图画。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