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1月21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富岗——最受信赖的河北食品品牌
  图为富岗公司副总经理杨振宇(左三)参加河北省优秀食品企业恳谈会暨创建食品安全放心企业联合签名倡议活动。
  图为河北农大商学院师生到岗底考察学习。
  图为富岗苹果获得“品味2012·最受信赖的河北食品品牌”奖牌。

  文/图 通讯员 张海菊 本报记者 刘秀礼 王智勇

  由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指导,河北日报主办的“品味2012·我最信赖的河北食品品牌公众调查推选”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经公众投票、媒体探访、专家指导遴选出15个优秀食品企业,涉及饮品、糕点、果品、白酒等多个种类,其中,富岗苹果从众多参评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获“最受信赖的河北食品品牌”称号。

  在此次评选活动重头戏——“河北省知名食品企业恳谈会暨创建食品安全放心企业联合倡议”活动上,河北省15家知名食品企业联合签署《加强道德诚信建设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倡议书,号召全行业向全社会承诺: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

  富岗苹果如何能在河北省1万多家食品企业中胜出,成为全省最信赖的河北食品品牌“典型样本”?刚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富岗公司副总经理杨振宇一语道破天机:积攒信用铸就名牌。

  生产高标准

  产品高档次

  富岗苹果的生产基地在岗底。它地处太行深山区的内丘县侯家庄乡,距内丘县城往西还有110多里,途径3座大山,翻过360弯盘山道才能到达原生态的原点。

  这里海拔500至1200米,昼夜温度相差15度,素有“夜盖棉被午穿纱”之称。温差大,营养易保存,苹果含糖高。

  这里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天是蓝的,星星是明的,月亮是亮的,空气是清新的,置身其中吸口气都觉得舒坦。

  这里的土质属片麻岩中性偏酸土壤,非常适合富士苹果的生长。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环境学院的检测报告显示:岗底的土壤是砂型土质,含丰富的p 、k、Mg等元素,使苹果质地细脆、营养价值高。

  这里有甘甜的山泉水,3座水库坐落在岗底的“山沟两峪一面坡”上,投巨资上的“小管出流”节水工程,由浇地变为浇树。“水果”真正得到了“水”的滋养。与众不同的水源,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品质。 

  富岗苹果有国家级顶尖技术支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小松是富岗苹果的质量顾问,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是技术顾问。李保国在3000亩红富士苹果树上好中选优、优中改良,培育出了富岗1号、富岗2号、富岗3号苹果。品质指标:甜酸适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易储耐藏。特点:一是绿色。生产的果品完全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要求、毒素残留等项指标。二是营养。果实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钾、钙、镁等,且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均衡。三是纯、美。果汁含量丰富、糖酸适宜,果肉细脆、硬度大而无渣。

  富岗苹果每年都要进行随机取果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进行检测。显示结果:外观品质。果色条红,着色均匀,颜色鲜红,果肉白色至淡黄色。质地品质:果实硬度18.9磅/cm2,含水量89.3%,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蔗糖15.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果肉滴定酸0.295%,果汁PH值3.3。具有典型的芳香味,且风味较浓。以上指标均高于全国代表值。含有18种氨基酸,15项均高于全国代表值。

  聪明的富岗人清楚,三流的企业靠苦力、二流的企业靠产品、一流的企业靠专利、超一流的企业靠标准。富岗人让李保国根据岗底的环境特点,“量身定做”了《富岗无公害优质苹果的生产标准》、《富岗苹果的检验检测标准》和《富岗苹果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并把企业标准通俗化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128道生产工序,也是全国唯一的富士苹果生产和质量标准。

  生产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富岗公司明白,128道工序是全国苹果生产的最高标准,但高标准、低标准落到实处才是真标准。

  富岗公司很懂得“人叫人动人不动,利益调动积极性”的道理。他们把执行128道生产工序与果农利益、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推行“公司+农户+股东”的模式。即公司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销产品、统一品牌销售,果园由农户统一承包,果农家家都是公司的股东。

  利益是人最敏感的神经。利益捆绑模式,种植、销售、经营是一个利益链,种好果树有利,经营好苹果有股,哪个环节做好了都有利,反之有害。果农对执行128道工序有了内生动力,执行起来道道到位不缺位。果农知道管理缺了位就保不住果品质量,质量保不住个人利益就受到损失,甚至会砸了富岗的牌子,一个工序不到位就有可能丢了全村人的饭碗。保质量、保品质被富岗人视为保自己的命根子,谁要是在哪个环节含糊,就会有人站出来说话:“还要命不要!”

  在岗底,个个果园都有橛(牌子),橛上都有名,上面写着谁是果园经营者、什么学历、获得哪级证书、证书编号、果农相片、果园面积、果农承诺等。果农的所有果园全部建立日志档案,由村委会的生产技术部专人负责。在落实128道标准化生产上坚持“四铁”:铁纪律、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铁纪律”规定:128道工序一道不到位,罚款100元;两道不到位,罚款200元;三道不到位,罚1000元;并收回果园的承包权,列入“黑名单”,永远不许在岗底种果树。谁要“说情”,按“一律同罪”罚款。“铁石心肠”换来了128道工序道道不少,道道用心做,道道做到位不缺位。

  重过程品质好。128道工序,果农拿在手里像工厂里工人生产的标准件一样,生产出苹果的个头、着色、果形、硬度、口感、风味等像一个模“脱”出来的一样。

  岗底吸引了不少前来的“取经”者,来人普遍相中富岗苹果卖的价格,却相不中岗底在果树上的投入。岗底一亩果园一年要投入5000元,令不少参观者望而却步。

  敢给爹娘吃

  才给消费者

  在商言商,在业言业。富岗集团时刻把消费者装在心里。他们知道,富岗生产的是吃的东西,吃到口里,吐不出来,倒不出去,一旦有问题就人命关天。果农和员工心里有“一杆秤”:生产的苹果敢给爹娘吃,才敢给消费者吃。

  食品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食品有问题是做食品的人良心有了问题。根子是一些员工和企业“血管”里缺少了道德血液。富岗要把心掏出来给消费者,就是让消费者对富岗苹果看得明白,吃着放心。

  富岗实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从果园的土、果树、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创造不利于病虫生存、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病虫防治,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农药防治。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硼、锌、铁为主,以无公害金秋液肥为辅,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检测进行配方施肥。

  轮纹病、早期落叶病是苹果树常见的真菌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直接影响从萌芽到采收的整个生长期,甚至会影响果树的正常储藏。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在萌芽前,统一喷石硫合剂,同时果农每隔10天就要全园喷1次无毒的杀菌剂,这些杀菌剂起封闭、保护果树不受真菌侵害的作用。

  蚜虫是果树常见的一种吸汁类害虫。它直接吸取树上嫩枝、嫩叶、嫩尖上的树液,影响果树生长。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喷高毒的氧化乐果。富岗公司把草蛉和七星瓢虫放在园子里,而蚜虫是草蛉和七星瓢虫最喜欢吃的美食,放入草蛉和七星瓢虫后,蚜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金龟子吃花,棉铃虫、卷叶蛾吃叶,桃小食心虫吃果是果园常见的另一类害虫。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喷菊脂类、1605等剧毒农药。而富岗则根据这些害虫的成虫(蛾子)喜欢向甜酸味和具有紫外光的地方集中的特点,在果园布置了160个黑光灯和120个糖醋缸,在黑光灯下放上药缸,使害虫毒死在缸内。

  富岗公司投资100万元,第一个在全省上了苹果安全追溯系统,为每个富岗牌苹果打造了“电子简历”。消费者只要进入富岗公司的网站,在相应位置输入3个标签号码,客户就会查询到苹果在生产、物流、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信息。大到果农管理过程、果园位置、环境指标,小到苹果打几次防虫剂、什么时间打等果品检测数据,一个苹果在追溯系统中收录的信息多达59项。如果哪一个苹果出现问题,立即可追溯到责任人,真正实现了果园以“户”为单位、产品以“个”为单位的全程绿色监控。消费者对苹果从“果园”到“餐桌”的全过程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消费者信赖一个产品需要勇气和信心,关键看企业能给消费者的“勇气”和“信心”有多少。富岗千方百计给消费者信赖的理由。富岗苹果连续12年四届获绿色食品证书,按说做得很不错了,但他们还不满足,又在绿色苹果的基础上,按照有机苹果的生产标准,站在绿色食品的前沿,又过禁使农药关、禁使化肥关、禁使除草剂关、禁使合成色素关、禁使激素关、果园周围无工业污染关、果园无空气污染关、果园无水污染关、果园土壤无重金属超标关等25道硬关,从而铸就了富岗的有机苹果。理由给够,选择唯一。

  “食品安全是最低标准,保住营养不流失才是最高境界。”这一理念渗透到富岗公司的生产、储存、物流各个环节中。他们不惜重金花600万元,上了4000吨的气调库,库存容量达到了800万公斤。冷链销售保证了消费者一年四季吃上富岗苹果,啥时想吃啥时买,啥时想买买得到。冷链销售,不仅保果品质量安全,还保住了苹果的营养。

  物流、销售环节是出现假冒、伪劣的节点。富岗公司牢牢把两个节点抓在手上不放,投资5000万元在县城建有150亩地的物流园,苹果只从一个口出;自设专卖店31个,从邢台到北京,从内丘到石家庄、到香港,保证销售一个口供;只做零售不搞批发,以防销售环节掺杂使假。

  培养高素质

  种出高品质

  “没有高素质的果农,就不可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苹果。”这是富岗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从富岗种苹果开始,他们就把果农素质的提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985年,富岗种苹果时,就请来邢台农校、河北农大、中国农大的教授作技术指导,成立了农民技术夜校,请专家传授果树管理栽培技术,还免费给每户果农订农业类报纸,把农民推到知识的海洋里。

  岗底党总支、村委会四下河北农大,感动了校领导。他们把富岗苹果生产基地——岗底,作为河北农大的“教学、科研、生产”基地。河北农大把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派驻岗底,常年在岗底手把手教果农种果树,至今已有17个年头。每年,河北农大的学生到岗底实习,吃住在果农家,帮果农种果树,一帮就是一学期。20多年下来,岗底有了自己“永久牌”土专家,农艺师、技术员有20多位。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讲起果树管理来头头是道儿,实际操作起来有板有眼。别说这些有“称号”的果农,就是岗底没有“称号”的果农在外村人眼里也是果树“专家”。如今,岗底果农在外省、外市、外县进行技术指导或承包果园的有十几人。

  专家把岗底作为山区建设与果树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地,使岗底果树栽培技术与国际高端技术接轨。果品提质增效配套技术、片麻岩山区不同山体防御日降雨500mm减灾工程技术、小管出流灌溉技术等第一时间在岗底实施,使富岗苹果生产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岗底果农管理果树的知识与时代同步。

  富岗公司从闯市场中越发感到,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农民素质的较量。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全面提高村民素质上,把目标锁定在实现苹果专家种苹果上,把富岗苹果的生产始终定位在国际一流线上。

  2009年4月,邢台市农业学校在全国首创“送教下乡”活动,他们推倒“围墙”办学校,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把实验室设在田间地头。富岗公司抓住这个机遇,送100名村民当了邢台市农业学校在职中专生。果农们农忙下地,农闲上课,2至3年在家门口拿到中专毕业证书。在岗底,100名村民的中专班里,夫妻同桌的有14对,兄弟同桌的4对,父子同桌的1对。果农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窥见到他们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性。农民上中专班有年龄限制,要求18至45岁之间,有两个超过45岁的果农只好当旁听生。老师告诉他们听课可以,但不发毕业证。旁听的果农说,我们要的是肚里的知识,不图手上的本本。两年多的课程下来,他们一听说上课 ,就去旁听,一节课都舍不得落下。

  为了弥补超年龄果农不能上中专的缺憾,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2010年,富岗公司与邢台农校签订协议,请农校的老师到村里,对全村18至55岁的208名果农进行果树工技能培训,其中191名学员顺利通过考试,分别获得初、中级证书。岗底成了全国“持证下田”第一村庄。随着果农专业技术证书的到手,果农素质的提高,富岗苹果的品质、产量也在提高。

  2011年,岗底100名上中专的果农完成学业,62名考取了大专。2014年,他们大专毕业后,再读中国农业大学的本科。富岗苹果的品质将随着果农素质的提高独占世界鳌头。

  信赖是消费者给富岗的福分,富岗将时刻感恩这福,以一贯之地用良心、用道德去对待消费者的信任。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