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2年11月2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甄沿村的喜事

  本报记者 曹永学

  10月底的一天,记者走进固安县柳泉镇甄沿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张维义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村里的喜事一桩连一桩:浇地不难了,路修好了,村里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医务室,还办起了蔬菜协会……这一年的变化,可多亏了县里的工作组!”

  张维义说的工作组,就是固安县公安局驻甄沿村帮扶工作组。在村委会一个普通房间里,记者见到了工作组组长、固安县公安局纪委书记孔凡祥。孔凡祥介绍,工作组共3人,今年3月进驻甄沿村。刚到村里时,村民对他们不信任,上老乡家去拜访常吃“闭门羹”。 工作组决定用行动取得乡亲们的信任。

  村里青年甄某患精神病,父母双亡,衣食无着。工作组经多方联系,将他安置到镇敬老院。村里有9户低保困难群众,工作组带着生活用品和慰问金,一户一户地走访慰问。果然,村民们对工作组产生了好感,工作组也摸清了村里的问题和大家的心病。

  “甄沿村浇地难由来已久,村民一两家就要购置一台潜水泵,浇一次地,下一次泵,拔一次泵,下泵、拔泵的时间比浇地时间还长,全家总动员,村民不胜其烦。”孔凡祥说,“我们工作组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反复磋商,召开村民代表会,综合群众意见,最后决定以共用一眼机井的农户组成生产小组,推举责任心强或耕地面积大的农户担任井长,负责浇地管理和设施维护,并根据耕地面积筹集资金购买灌溉设施,统一使用管理。这样,浇地难问题就解决了。”

  一旁的村支部书记张维义插话道:“大家发现工作组是真心来帮着办实事的,心一下子就和工作组近了。谁家娶媳妇嫁闺女孩子满月,都主动邀请工作组去吃喜酒。”

  甄沿村有种植苹果树的传统,但近些年树木老化、病虫害增多,经济效益不好。在村外的果园里,记者看到有些苹果树已经被村民砍掉。

  孔凡祥说,这种状况让工作组很着急。经过调查,工作组和村委会研究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种植业。可是,对这一行业陌生的村民犹豫不决。工作组入户宣传蔬菜种植的优势和前景,带领部分村民到蔬菜种植先进村参观学习,在甄沿村建立蔬菜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现在,甄沿村的蔬菜种植业方兴未艾,还发展食葵、甜玉米等经济作物100多亩。

  正说着,一位老大爷赶着一群羊从我们旁边走过,看见孔凡祥,热情地打招呼。听说记者来采访,老大爷停下脚步,扯着嗓子说:“我那柜里还有面锦旗呢,记者帮我送给工作组呗。”

  看着记者诧异的眼神,孔凡祥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大爷名叫张维臣,是村里的低保户。他的老伴刘秀兰多年前迁户口时,登记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9岁,现在本应享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却享受不到。工作组到刘秀兰原户口所在地永清县调取原始凭证,又到廊坊市公安局报批办理户口变更手续,并将变更后的户口本送到张家。见刘秀兰患风湿性关节炎卧病在床,工作组主动联系镇政府社保所,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

  张维臣十分感激,多次想请工作组吃饭,都被婉言谢绝。他骑自行车跑到15多公里外的县城,定制了一面“驻村帮扶办实事,真心为民解难忧”的锦旗。当他把锦旗送到工作组驻地时,没想到工作组说这是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承担不起这么高的荣誉。一来二去,给工作组送锦旗成了张大爷的心事。

  有心事的又何止张大爷?这不,支部书记张维义也盘算着怎么感谢工作组呢。他告诉记者,工作组目前正在为村里办两件大事,一件是改建村委会办公场所,另一件是为村里铺设8000米节水灌溉管道。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