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段美)连续四届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的秦皇岛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紧紧把握群众脉搏,扎实地在全市农村实施“六个组织覆盖、六大能力提升”工程(简称“双六工程”),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综治搭台、组织拓展、管理规范、服务延伸”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该市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地区建立联村党总支205个,建立产业领域党组织175个,调整重建专业、科技、外销等领域党组织171个,培树农村党建示范点100个。实施“农村基层带头人培养计划”,广泛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十星”管理、共产党员家庭挂牌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实施农村民主组织全覆盖,提升农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能力。在村一级建立村代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村务管理“五议一审两公开”民主运行机制,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均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共同建议,村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八个程序决策实施。村里大事难事的解决,有了制度的保障和群众参与,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实施农村经合组织全覆盖,提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他们着眼增强基层经合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把农民组织起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村组农户联合、能人大户领办、院校基地合作等方式,因地制宜培育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先后投入2300万元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43个,带动农户29.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4.7%。
实施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提升农村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和治安防范的能力。在全市建立推广“3+1”工作体系:“3”是把农村划分为三级管理层次,在村级建立综治工作站;在生产队或居住片区的基础上,每40到60个农户设立综治小区;每10个农户设立综治小组。“1”是在各村建立一支5-15人的专职巡防队。全市共建立治保会近2.5万个,乡镇(街道)专职治安巡防队111支,群防群治组织2698个,管控网格9450个,覆盖了全市农村。
实施农村基层文化组织全覆盖,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在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文化站,80%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覆盖率达90%。组织开展“欢乐城乡”、“基层文化之星”、“一县一品”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和孝贤文化、文明乡镇、好儿媳评选、杰出母亲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徐长霞、王文彬等全国道德模范。
实施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全覆盖,提升农村民生保障的能力。在全市2288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劳务输出信息员,建立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等基地。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资3264万元加强20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以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孤儿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救助保障机制。从今年1月起,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建立农村“幸福院”975个,覆盖率达到了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