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为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服务,既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石家庄市桥西区检察院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努力为改善“两个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两个环境”建设的刑事犯罪,为“两个环境”建设提供良好司法保障。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控申等业务部门严格依法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对发生在“两个环境”建设领域的各类违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运用监督立案或撤案、抗诉、检察建议等法律手段,坚决予以纠正,先后办理生产销售假冒青岛、崂山啤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假冒“脑白金”保健品,以次充好向境外销售聚丙烯及多起信用卡诈骗、集资诈骗案件,强化了对市场经济秩序、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对破坏企业发展的刑事案件,建立优先办理制度,优先受理、优先批捕、优先起诉,从严、从快、从重办理,力促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改善。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助推服务“两个环境”建设深入进展。作为石家庄市“两法衔接”首批试点单位,桥西区检察院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案件咨询等制度,积极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桥西区政法委的支持下,成立“两法衔接”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可行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划,在全市率先召开17家行政执法单位参加的“两法衔接”工作推进会,并积极着手进行设备安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各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可实现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监督、执法动态交流和业务研讨、案件信息流程跟踪和监控,从而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提升查处违法犯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面服务“两个环境”建设。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科学制定处置预案,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或引发社会矛盾。积极开展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应对群众性涉访案件、急性涉访案件,建立涉检信访长效机制。对拟作不立案、撤案、不批捕、不起诉的案件,耐心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化解矛盾纠纷。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对犯罪青少年教育挽救,使他们尽快回归社会,体现司法人文关怀。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影响地方稳定的犯罪,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自侦部门干警加强查办“两个环境”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意识,高度重视和搜集“两个环境”建设领域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等案件线索,加大查处力度。预防部门干警认真研究“两个环境”建设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从个案出发,探索一般规律,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专门预防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建议,充分发挥个案预防功能,提高专项预防、行业预防和系统预防的能力。控申部门则通过建立健全被害人救助机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比如在受理的一起伤害案中,被害人王某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身体受伤,由于证据不足未予起诉。王某母亲多次上访,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控申干警在接访中了解到,王某受伤后无法正常工作,其母身患疾病,家庭经济状况陷入极度困难中。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干警在耐心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的同时,及时申请启动了被害人救助机制,为被害人王某争取到了司法救助金。王某及其母亲在深感检察执法的公平和社会的温暖后,表示自愿息诉罢访。(李素娟 古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