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美
一进万全县北沙城乡老龙湾村,一股朴素的村风民风迎面扑来,整洁的村容村貌立刻让人精神了一下。作为万全县“四个覆盖”41个试点村之一的老龙湾村,在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形式多样、方法管用、效果明显的工作方法。用村民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老百姓动了起来,人心聚了起来。”
村干部敢于担当有底气 村“两委”团结务实显硬气
2000年3月,一心想给村里干点事的“老高中”、34岁的施勇高票当选村主任。10多年来,他凭着做生意的经验和承包土地搞玉米籽种的启发,利用人脉资源,筹资金、跑项目,先后筹资428万元,新打机井12眼、修防渗渠1.2万米,盖舞台、建广场、修缮活动场所、安装路灯……每一项工程,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施勇把这些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为了把村干部拧成一股绳儿,施勇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他要求村干部要勤快,积极为村里干事,还要随叫随到。根据村里的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社会事务、精神文明和维护稳定这几大块,班子成员依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合理分工,每人负责一块,实行目标承诺、限时问责。大家互相补台,各想各的招,各使各的力,化解了一件又一件棘手的矛盾纠纷。
党组织“声音”潜移默化 党员“回声”相得益彰
对全村38名党员的教育管理,老龙湾村始终牢牢抓在手上。推行“四个覆盖”后,老龙湾村对现有的单一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基层民主组织、经合组织、维稳组织实现全覆盖,新增党组织7个,党员的身影很自然地活跃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党组织的声音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全村的各个角落。
今年开展“四清四化”时,资金一时到不了位,缺口又大,村干部在党员会上把情况一摆,党员们主动提出先垫资。随后,清扫街道党员人人积极参与、安装路灯个个无偿出工……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先进性得以彰显,也是对党组织最有力的“回声”。
大家的事大家管 大家的事大家办
老龙湾村在用什么人管事、找什么人议事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门道。“四个覆盖”实行划区分组、单元化管理,对于区长和组长的人选,他们引导村民推选真正关心村级事务、热心公益事业、在村里有威望的人担任。在街道外墙最醒目的位置可见各小区、小组设置公开栏,张贴小区长、小组长工作职责。“老龙湾模式”遵循了“大家的事大家办”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把群众组织了起来。同时,普通群众任区长、组长,小区都设立了党小组,这样既把人心聚了起来,又强化了党的核心,拓展了党的力量。现在村民之间发生小矛盾,通过小组长、小区长、村委会三级调解,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感恩教育形成常态 崇尚文明变为习惯
在老龙湾村,“大喇叭”、“大轮训”、“大戏台”很出名。“大喇叭”,村里每一件涉及老百姓的事,都要在大喇叭广播,剖析实质,对比利害,分析后果;村民“大轮训”,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没有专家教授,只是村干部和大家一起忆过去、看今朝,讲“大形势”,说“身边事”;“大戏台”,利用戏曲节目表彰村里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孝顺父母的好儿子好媳妇、为村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好村民等,并颁发荣誉证书,让新风新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村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