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鼎 姬永辉
10月25日,笔者在临西县摇鞍镇见到了一位社区矫正志愿者。他说他当志愿者的动因就四个字:“感恩回报”。
原来,这位志愿者曾因贪污罪被判入狱4年,后被假释。他回家后,看到妻子因脑血栓瘫痪卧床,儿子离家出走,年迈的父亲无人照料,他陷入了绝望之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燃起他生活的希望,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把他的妻子送回娘家治病,为其父申请了低保,动员他的堂兄弟一同照顾老人。经过多方寻访,在石家庄找回了他的儿子,还为他安置了一份工作。这一切,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自愿规规矩矩接受社区矫正。解矫后,他申请做了一名社区矫正志愿者,现身说法,教育被矫正人员服从管理,重新做人。
据临西县司法局局长邢希伦介绍,做好审前社会调查评估,为法院提供是否适合社区矫正的依据,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五证明,三保证”的程序进行评估,做到了证据确实充分,意见公正可信。到目前为止,他们做的43份社会调查评估意见,全部被法院采纳。
严格监管是确保矫正对象不再重新犯罪的重要手段。临西县司法局对每一名矫正对象都建立了执行档案和矫正档案,并成立了一对一的帮教小组。为使监管到位,他们还投资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为社区矫正人员配备了GPS手机定位卡,收录了全区在矫对象的相关数据资料,24小时进行实时定位,按监管等级划分活动范围进行监控。
监管到位,教育入“心”,保证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临西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65名,无一人重新犯罪。其中,19人已如期解矫,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