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天中午吃过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等着那位邮局大姐为单位送报纸信件了。拿到报纸,我首先是把《河北法治报》单独拿出来,细细品读,因为我与她,有一段刻骨的深情。
转眼间,《河北法治报》即将迎来30岁的生日。这份在我心中分量很高的报纸与我同龄,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回顾往昔,我成为《河北法治报》忠实的读者已经将近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的工作、生活中,《河北法治报》是我的良师并成为我最能交心的伙伴,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阅读中,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离不开《河北法治报》了。如果有天报纸来晚了,或者因假日而休刊,我的心里就仿佛缺少了什么。
也许是喜爱文学的缘故,我阅读《河北法治报》,除了喜欢看公安新闻,看国家大事,最喜欢看的是《河北法治报》的副刊,副刊的内容寓教于乐,让人受益匪浅。“人生”版面中的文章让人体味世间冷暖,在现实生活中回味;“文化”版面中的文章不但荟萃思想精华,还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得有感情。
在阅读《河北法治报》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河北法治报》是一块芳草地,我何不在这里播种自己的种子生根发芽呢?于是,我开始试着给《河北法治报》投稿。最初,我写的稿件都是一些小小的新闻稿,这些稿件在编辑老师的精心修改下变成了铅字,使我非常满足,激发了我的创作兴趣。后来,我试着写一些随笔、散文给副刊投稿。至今都让我倍感自豪的是在迎接“十七大”征文的时候,自己结合自身感受、切身经历,连续在衣、食、住三方面写了三篇千余字的小短文,文章有幸被编辑老师先后刊登。在写其中一篇《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的文章时,我半夜醒来构思文章,突然灵感闪现,赶紧起床拿笔在稿纸上记下。为了不耽误工作,次日早晨6点,我就起床骑上电动车赶往单位。当我将写好的文章传到编辑老师邮箱时,内心一下子就释然了。每当打开剪报本,看到自己被《河北法治报》刊登的文章,我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庆幸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河北法治报》给了我机会,让我的文字能够一次次发表,使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现在的《河北法治报》通过调整版面,文章更加精彩、内容更加丰富。虽然报纸的版面有变动,但我觉得,不管怎么变,办报的精神没有变,《河北法治报》始终在为读者提供着最好的精神食粮。
与《河北法治报》的情谊,对《河北法治报》的爱,会从现在一直延伸到我未来所有的日子。祝《河北法治报》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黄山警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