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2年11月0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党育精神,我永远的动力

  李海燕

  以衡水市原枣强大营镇派出所指导员范党育事迹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营盘镇警事》在央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看着剧中那熟悉的一幕幕场景,回想起我与该剧的种种机缘,内心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

  2008年5月11日,枣强县公安局传来范党育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消息。作为当时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我陪同市公安局领导前往枣强大营镇了解情况。经我们初步整理的范党育同志先进事迹,受到市公安局党委的高度重视。我受命组织新闻媒体记者赴枣强大营,深入挖掘宣传报道范党育生前事迹。一批报道先后在本地及外地新闻媒体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起省、市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不断地深度采访、挖掘、整理和宣传,范党育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成为了一张叫响全省乃至全国的衡水“名片”。

  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让范党育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2010年初,公安部、河北省公安厅决定,将范党育的模范事迹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消息传来,我和同事们无不欢欣鼓舞。2010年6月,《营盘镇警事》剧本主创人员来到枣强大营。看了我们宣传处整理的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对范党育事迹的宣传报道,听了我在整个采访宣传中的体会,编剧们对范党育这个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编剧们对范党育“平凡普通的邻家大叔,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汉子,以民为本、人性执法的民警”等人物定位,让我对范党育这个战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剧本在成形过程中,经历了三易其稿、三易其名。编剧们不厌其烦地找范党育的昔日战友们座谈,我身在其中,亲历了剧本中的“党育”一点点活起来、立起来的过程。陪同编剧们穿行在大营镇的大街小巷,寻找新闻报道中与范党育有过交往的群众、挑出剧本中不符合当地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漏洞、提出剧中民警一言一行要符合职业规范的具体意见……“党育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有着无穷的工作动力。

  《营盘镇警事》剧本敲定后,很快进入到筹拍阶段。编剧和导演等一行人来到衡水市,做拍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大家说起剧中党育一角的人选时,导演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就向剧组推荐了与范党育外形相似、表演风格亲民的演员张嘉译,没成想竟和剧组的想法不谋而合。得知剧组最终确定了由张嘉译来扮演“党育”,让我和战友们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受市公安局领导委派,我担任了该剧剧务一职,参与了该剧在霸州胜芳和枣强大营3个月的外景拍摄。作为党育的战友,我决心用党育精神激励自己,干好平凡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从进剧组第一天起,我就不时接到剧组提出的各种要求:符合当时环境要求的报刊、文件及招贴画、剧中民警使用的手机、警用车辆及车牌、警号警衔……我四处奔走,一样一样地搜罗齐全。为了增强电视剧的真实感,张嘉译在剧中使用的手机,就是范党育生前曾使用过的手机,是我们从范党育妻子手里借来的;民警们使用的手机,也是当时第一批警务通,是我从同事和旧手机市场“淘”来的。剧中有一场在商场买红木家具的戏,找两个红木榻和两个红木博古架的事又落到了我头上。红木家具价值不菲,只能租。借来家具,拍摄完毕,一切顺利,但送回路上,博古架被摔坏,对方要求赔偿。为了减少对电视剧拍摄的干扰,我活学活用“党育式工作法”,和家具商、木器厂方面多次沟通。最终,我联系到了家具美容师来修复被摔坏的博古架,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要尽一切努力协助剧组把这部剧拍好,这才对得起牺牲的战友,担得起人民警察这一称谓。

  剧组顺利地拍摄完成,该剧的播出也取得了成功,但这中间还有一件憾事,让我终生都无法释怀。该剧投拍之初,公安部发给省公安厅《关于商请协助拍摄电视连续剧〈营盘镇警事〉》的函中提到我和枣强公安局李永峰、裴世盈三人从前期剧本创作到剧组筹备期间均参与了此事,抽调我们参加剧组制片部门工作。当时我的老母亲由于年老体弱,加上老年病和糖尿病,已瘫痪在床3个月了。在母亲最需要我床前尽孝的时候,我却又接到了不可推卸的新任务。换别人去吧,前期的工作我最熟悉,领导们也为此深深为难。我回到办公室看着函件,几个小时没动地方。范党育是身边的优秀战友,我亲身经历了这个典型人物一步步的成长过程,在将英雄人物的事迹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的关键时候,我又怎么能因为家事而退缩!好在妻子和家人很理解我,很支持我,全家人都表示由他们和保姆轮流照顾母亲,让我放心地到剧组协助拍摄。2012年正月初三,母亲终因医治无效而去世。我悲痛万分,在母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能好好地尽尽孝道,成了我永远的愧疚。《营盘镇警事》的播出,让党育这个人物深入人心,让更多的百姓了解了民警,也引起了广大民警们的深刻反思……希望母亲九泉之下可以原谅我这个不称职的儿子。

  《营盘镇警事》被中宣部、广电总局列为十八大献礼剧目。这个国庆节,《营盘镇警事》在央视热播……屏幕上闪现的一幕幕剧情至今依然印在脑海里,我为能拥有范党育这样的战友而自豪,为能亲身参与到剧作的创作拍摄感到欣慰,而我也决心把“党育精神”作为我永远的动力。

  (作者系衡水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