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一村一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俺这一个大棚里,能养5000只鸭子,一年能养五六茬,收入好几万。”10月26日,大名县黄金堤乡郑时庄村村民郑章振高兴地向笔者介绍。
郑时庄村地处偏僻,全村共410户1960人,人均收入仅4225元,经济比较落后。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驻郑时庄村工作组自入村以来,把村民如何致富增收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工作组和村委会通过多次商讨,经过了解村民的意向,结合郑时庄村本地实际情况,决定把养鸭作为郑时庄村“一村一品”的致富项目,选定村东、村南、村西3个地段建设了3个养鸭场。通过聘请县里养殖专家和上互联网查询资料,对村民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村民到成熟的养鸭场现场学习取经。
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驻郑时庄村工作组组长孙光辉介绍,养鸭场坚持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到年底预计养鸭总数16万只,村民实现收入80万元。除了帮助村民建起养鸭场,工作组协调资金15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4个鸡舍。
为了解决村里部分农田基本灌溉问题,工作组协调3.6万元资金,打井6眼,为农作物增收提供了保障。
文化建设改变村民生活方式
在郑时庄村委会大院二楼的农村书屋里,笔者看到了正在聚精会神看书的郑章云,他手里拿着一本《鸭子养殖技术指导》,正读得津津有味。“书里面介绍的鸭子饲养和治病的知识,帮了我的大忙!”郑章云有一个养鸭大棚,每年鸭子出栏好几万只,防病治病很关键。
“每天都有村民来这里看书学习。”郑时庄村委会主任郑海顺告诉笔者,自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驻郑时庄村工作组入村以来,投入资金帮助村里建起了农村书屋,采购了几千册图书和报刊,还配置了书柜、阅览桌椅、电视、DVD等。
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还给村里捐赠6台电脑,建立了网络阅览室;购买和安装健身器材,建设了村民活动中心。农闲之时,村民们通过读书、娱乐、健身、上网寻找致富项目等,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工作组还投资15万元,为村内小学配备了拥有30台电脑的电教室。
人居环境建设让村子“靓”起来
为改善村民出行环境,彻底解决村内主要干道脏乱差和夏季积水出行难的问题,中国人寿河北省分公司出资10万元,工作组多方筹措资金,对进村道路、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
今年4月份,中国人寿河北省公司50多名干部员工来郑时庄村植树、清理垃圾,制定了村内垃圾处理规则,为每户指定垃圾存放地,购买垃圾桶,指派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定时清理农户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
此外,工作组通过对郑时庄村400多户农户房屋进行评定,结合村民自愿申请,对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列入改造计划,6月份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过去,郑时庄村村民饮用水主要靠自行打井的方式,工作组进驻以后,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村民彻底离开了高氟水、苦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