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魏海燕 本报记者 陈兆扬
2011年11月2日,任丘市公安局重案中队循踪觅迹,在两赴陕西咸阳后,终将涉嫌故意伤害致死的网上逃犯陈某抓获归案。随后,民警们又将同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至此,一起沉积了近3年的命案成功告破。今年2月1日,该案被任丘市警方移交至当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发深夜
惨案发生在2008年。当年11月19日23时许,任丘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在任丘市渤海东路某俱乐部门前发生多人持械斗殴,一人受重伤,生命垂危。接报后,公安局刑警大队迅速调集警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案发现场,一路赶往受害人入住的医院。经查,受害人名叫于某,男,42岁,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其身受17处刀伤,已不治身亡。
命案发生后,任丘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全力展开侦破工作。民警通过调查获知,于某和陈某结怨较深,双方曾在同年10月发生过殴斗,当时陈某受了伤。就在于某被害后,陈某却不知了去向。专案组断定,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立即将陈某上网追逃。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民警们虽然组织了几次抓捕,但均无功而返。
端倪初现
2011年5月,该局党委将陈某作为重点抓捕逃犯之一,专案组对案件材料和先期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后,马上对陈某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排。10月3日,经工作,民警得到陈某经常在陕西咸阳一带活动的信息,遂立即赶赴咸阳进行抓捕。民警对当地的重点场所进行细致排查之后,咸阳市一家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民警,陈某3个月前曾在此打工,但现已辞职离开。
线索就像昙花一现,很快消失了。民警们决定围绕陈某的社会关系,再次排查。然而,案发后,陈某的父母因房屋拆迁已举家迁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具体住址无人知晓。10月中旬,民警们借赴内蒙古办案之机,了解并掌握了陈某母亲的通讯方式,并由此得知陈某的母亲与陈某的二姨有过联系。民警们决定与陈某的二姨进行正面接触。在与其交谈中,民警们无意间发现了陈某二姨手机里的一条短信息:“姐,我过两天去西安,想去看看阳阳。”民警们不免一阵惊喜,他们断定陈某就在西安。10月15日,民警们直奔西安。
觅迹寻踪
陈某本人虽然年纪不大,但能说会道,善于交际。结合其以前在任丘的活动规律,民警们判定他极可能去当地的娱乐场所。
据此,民警们兵分三路,一路以家属寻找走失孩子的名义,拿着陈某照片打探消息;一路以客人的身份在娱乐场所查找;一路在娱乐场所门口蹲坑守候,观察来往人员。
排查工作紧张而有序。当进行到第十天的时候,一条线索终于浮出水面,在西安市中心鼓楼附近某慢摇吧的一名工作人员反映,陈某曾在此打过工。但几天前,陈某已辞职。西安一行,本以为该案会“柳暗花明”,没想到却变成了“山穷水尽”。茫茫人海,狡猾的陈某到底会躲藏到哪里呢?
25日清晨7时,专案组一行5人已矗立在咸阳街头凛冽的寒风中。嫌犯频繁地转换地点,民警们考虑到狡诈的陈某不会再去以前的场所打工。为尽快查找到陈某的踪迹,专案组民警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得到了当地公安的积极配合。
28日18时许,民警们在摸排时得到一条信息:“有一个叫阳阳的人在火车站附近活动。”民警们立即赶到咸阳市火车站,了解周边环境,发现火车站周围有两家大型网吧。为防止打草惊蛇,民警们决定分为两组在此秘密侦查。
收网咸阳
11月2日18时许,正当民警们买来面包、矿泉水在车上准备食用时,突然发现有一辆出租车正由南向北驶去,与泊在路边民警们的车辆“擦肩”而过。民警大叫一声:“是陈某”。早已将陈某相貌熟记于心的专案组民警断定,刚从身边过去的乘出租车的人就是他们苦苦追捕了多日的“猎物”。
民警们立即驱车追赶过去。当出租车行驶到咸阳市抗战路一家名为“旨辉”饭店的门口时停下了。随之,车内下来四个人,一起进了饭店。“没错,就是他!”民警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陈某等四人进入饭店包间内的一瞬间,民警冲进房间,将陈某抓获。
在押解陈某回任丘的途中,民警们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对陈某宣讲法律政策,劝其主动立功。在民警们的教育规劝下,陈某交代了另一同伙。消息传回任丘,局领导带民警立即行动,在任丘将王某抓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陈某、王某供述:2010年10月,陈某与于某发生殴斗,陈某当时被打伤。为报复,11月19日,陈某纠集王某准备了头套、砍刀、钢管等工具,在某俱乐部门口将于某砍伤致死。
至此,这场逃亡与追捕的较量,在民警们艰辛工作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