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河北法治网

当一天派出所“民警”

河北法治网 张志青

  2月9日上午9时许,记者匆匆踏进石家庄市桥东公安分局休门派出所,只见一片忙碌的景象:接打电话、准备处警、整理资料……脚步声、话语声交织回荡在走廊内。就在这一片忙碌中,记者开始了一天的“民警”生活。

  迈入民警刘建国的办公室时,记者与一位背包男子撞了个满怀。原来,该男子在某招待所住宿时,由于身份证丢失无法登记住宿,遂来派出所开具身份证证明信。民警刘建国说,由于住宿、买火车票都需要身份证,开证明信的每天都有,像刚才那名男子,要在全国人口基本信息库中调取他的信息打印出来盖上章,由于证明信上有他的照片,住宿时就方便了。

  10时许,户籍大厅。“我需要办暂住证,请问怎么办理?”“带上你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寸照片,填个登记表就行了。”……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10时30分,街头店面 。“你这里新招的人员要记着去办暂住证,还有注意消防安全。”在一家饭店检查时,民警刘建国、韩秀鹏提醒老板。每到一处,检查、反复叮咛是必不可少的。

  11时45分,餐厅内。一个馒头一碗大锅菜,寥寥几个民警快速吃着,饭刚吃两口,传来警情:平安大街与裕华路交叉口一辆轿车自燃。放下吃了一半的饭,记者跟民警马上出发。在现场,平安综合警务站的民警正忙着救火,水一桶一桶地从警务站拎来灭火,火势依旧。民警迅速从警车里拿出灭火器,几分钟后,火被扑灭,轿车被推到了路旁,交通秩序恢复。记者看到,民警鞋上满是干粉。

  13时30分,四中路宿舍。董大爷69岁,老伴70岁,都是退休老师,报警是因为小儿子又打他们了,想让警察给教育教育,不想,儿子听后跑了出去,老伴也追出去。不一会儿,气喘吁吁的老伴回来说,已经没影了。于是老俩向警察诉起苦来。小儿子34岁,一直没有工作,靠老两口养着,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他们,有时吵得邻居都无法休息。这已是第二次报警了。民警韩秀鹏耐心听完后,建议他们去街道办事处找民调处,看看有没有长久之策。

  “在接警中,许多事都是百姓生活中的纠纷和琐事,如果严格划分的话,有些事不在我们职责范围内。但是找到我们了,我们就得管,要不百姓的心就凉了。即使我们累些,只要百姓的心暖和,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民警韩秀鹏说。

  14时50分,石家庄市第四中学初一(四)班。“如果被坏人盯上怎么办?”“打110报警”、“给父母打电话”、“走到人多的地方”……开学伊始的法治课上,学生们争抢着说着自己的看法。民警韩秀鹏是该校法治副校长。一个多小时的课程,韩警官事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备课”。“孩子们年龄小,就得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讲些他们日常遇到的问题,上一堂课就要让孩子们学有所获。”韩警官解释道。

  治安巡控、窗口服务、接警处警、接受求助、法治宣传……民警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繁琐,记者这一天,就跟着民警这么奔波。记者奔波的是一天,可民警们奔波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日日月月的奔波中,民警带给群众的是不变的热情与责任。

最高法院:六类减刑假释案件必须开庭审理
戮力同心护平安
省会隆重上演“千人大比舞”
当一天派出所“民警”
全国“两会”安保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全省实行党政同责严防森林火灾
邯郸:事故驾驶员重获资格须经培训